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作者: 任艳秋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管理策略0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部分中职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学生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这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困扰。因此,有必要分析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

社交需求:手机能够帮助学生与他人保持联系,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手机上的社交软件也提供了大量的社交平台,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

娱乐消遣:手机能提供各种各样的娱乐消遣方式。无论是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还是浏览网页,手机都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许多学生会因为手机上的娱乐功能而产生依赖,使用手机成为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

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学习资料、阅读电子书籍、翻阅课堂笔记等,手机上还有许多学习软件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知识。

自我表达:学生可以通过发布朋友圈、写博文、拍照分享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手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为了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许多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

学生常常利用手机追剧、聊天或阅读电子小说。追剧过程中,学生会对续集存在极强的好奇心,这就导致其难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而与他人聊天则能给予学生一种愉悦感,从而使其将现实社交的注意力迁移至虚拟社交环境中;阅读电子小说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与追剧相类似。

当学生感到孤独、恐惧、焦虑、无助时,习惯了以玩手机作为排解方式,会高频度使用手机来逃避现实。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课后,甚至深夜都沉醉在社交平台闲聊、追剧、玩网络游戏的快乐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大。

过度使用手机、依赖手机,甚至沉迷于打网络游戏、刷各种娱乐短视频等,导致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使得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滑。不仅如此,手机依赖还会使生活、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管理策略

1.提高认识,合理引导

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利用身边的事例和所见所闻,通过正面与反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要让学生知道,毫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学习、身体百害而无一利。要让学生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在教育过程中,要对他们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以知引人,以行练人,以情感人,以志树人。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榜样。

2.加大宣传,因势利导

在目前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对学生的手机进行管理,大多会采用课前上交手机的方法。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因此,加大“手机依赖危害”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手机依赖较为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主观上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如此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制度管人,自我约束

一方面,学校需要制定手机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对违规使用手机学生的处理方式,如警告、没收、通知家长等,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积极宣传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或者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投放在运动、音乐、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内容上。通过有效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手机的课后管理,使学生能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4.培养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培养学生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和内容。建议学生在学习期间减少手机使用,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和作业上,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看视频等行为,保持适度的手机使用频率,避免对身体和眼睛造成不良影响。

在学习上,若学生遇到难题,应先尝试自己解决,有实在难以解答的内容时再利用手机查阅资料;在社交上,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与朋友保持联系、安排活动等。在使用手机时,学生应当注意时间的把控和内容的选择,避免过度使用和沉迷于娱乐内容。

5.多参与实体社交活动

为了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学生应多参与实体社交活动,多与同学、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社交的乐趣。学校要大力营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或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交圈,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6.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建议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了解手机依赖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心理健康辅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

小结

基于中职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象,积极优化管理,减少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让手机为其努力学习和健康成长服务;鼓励学生放眼外部环境,积极参加多样化的活动,从中找到乐趣,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律意识。最终,让手机真正成为通讯或助力学习的工具,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