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少年气胸手术
作者: 张东良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少年及有肺部疾病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气胸。气胸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将介绍青少年气胸手术的相关知识,以帮助青少年和家长正确认识气胸手术,缓解焦虑,积极配合。
什么是气胸
气胸是由介入性因素、基础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肺脏实质破裂,使得空气进入胸膜腔,胸膜腔中有气体积聚而引发的疾病。气胸患者会有刀割样、针刺样的胸痛感觉,并且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青少年出现气胸后,一般需要通过吸氧、胸腔闭式引流或者胸腔镜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大量的气胸容易影响心肺功能。当青少年的气胸量低于胸腔容量的30%时,一般会选择吸氧等保守治疗;超过30%~50%,就需要考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重新复张被压缩的肺组织。如果经过胸腔穿刺抽气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保守治疗之后,仍持续存在漏气、肺组织无法获得有效复张的情况,需要选择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常见的气胸手术方式
1.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帮助排出胸腔内的气体,进而让肺部复张的一种手术模式。这种手术利用患者胸膜腔的生理结构及气体压力差的原理,让气体顺着引流管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肺部所受到的压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适用于肺压缩程度相对较为严重、存在明显呼吸困难症状的青少年气胸患者。
2.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是临床中的一种微创手术形式。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利用带有摄像头的胸腔镜器械,观察患者胸腔中的病变情况,并切除病变组织。胸腔镜能够让胸腔内部的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以便医生能精准地完成组织切解,比较适用于复发性气胸的青少年患者。
3.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是临床当中一种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将患者的胸腔打开,针对气胸所产生的病因进行直观分析,如肺部损伤、肺大疱等,之后处理病变部位,达到治疗气胸的目的。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术后存在较大的伤口,导致疼痛比较明显,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气胸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呼吸道准备
手术之前,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训练,如有效咳嗽练习、深呼吸等,有助于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于有吸烟习惯的青少年患者,手术前需要严格戒烟,避免对呼吸道黏膜产生损伤,影响术后呼吸道恢复,增加感染风险。
2.肠道准备
为了进一步降低肠道胀气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手术之前护理人员会严格要求患者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此外,手术前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灌肠等肠道清洁的措施,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皮肤准备
手术区域皮肤的干净清洁至关重要,因此在手术之前需要给患者清洁皮肤。医护人员还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去除胸前部位的毛发,这样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4.心理准备
由于青少年患者对于气胸手术知识不了解,常常会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手术前,护理人员会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长讲解有关手术的具体流程、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预期的效果,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降低恐惧及担忧的心理。此外,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手术。
气胸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需要采取半卧位,能够进一步地降低胸部受到膈肌的压力,有助于促进呼吸。因为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一般手术后1~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随着疾病的逐渐恢复,可以慢慢地增加活动量,在手术后的3~5天,可以在病房内进行简单活动。
术后恢复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此外,术后可能会因感染、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患者体温升高,若体温持续超过38.5℃,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此外,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呼吸深度、频率、节律进行观察,若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出现肺部复张不良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2.呼吸道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有效咳嗽,将痰液尽快排出体外,这样有助于促进肺部的复张。若咳嗽期间发生疼痛的情况,可以使用双手,适当按压伤口的两侧部位,有效缓解疼痛。若咳嗽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遵医嘱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帮助痰液排出体外。家长也可以协助患者进行护理,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即深吸一口气之后,屏住呼吸3秒左右,之后将嘴缩成吹口哨的样子,缓慢地将气体吐出;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练习3~4次。此外,还可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3.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应保证营养均衡,但要注重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苹果、菠菜等,这些食物能够为患者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有效避免在术后出现便秘的情况。蛋白质一般可以从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中获取,补充蛋白质有助于加速患者伤口部位的愈合,让身体能够尽快康复。此外,还需要严格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症状。
4.伤口护理
手术后,需要保持手术切口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遵医嘱配合护理人员定期更换药物,一般1~2天换药1次。在此期间,家长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切口部位是否存在渗血、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诉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