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趣味心理,构建灵动的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 赵素萍

激活趣味心理,构建灵动的小学音乐课堂0

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时,便能够展开积极且高效的知识探索。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下,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教师应当切实贴合新时期教育需求,注重激活学生的趣味心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基于此,教师需要创设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音乐课堂,以促进小学生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各学科教育工作建构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作为一种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体验的教学道具,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归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使学生对音乐内涵及其中所表述的情感产生深刻认知。小学音乐教师在搭建趣味课堂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其中,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并赋能其审美情趣与情感认知发展。在教学中积极融入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深入探索音乐中多种多样的“美”。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我的中国心》《我和我的祖国》等饱含红色思想与爱国情怀的歌曲学习时,可以收集影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等资源,将其整合成教学视频,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图片资料,能够很好地与音乐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在学习《美丽的夏牧场》《赛马》等描述风景的音乐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其制作音乐视频。同时,搭配课本教学内容,直观展现歌词中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更加清晰且动态化地对音乐展开赏析。此外,因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与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拓展教材之外的音乐素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应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多角度入手,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在趣味心理的引导下,助推学生高效学习。

课堂创设:小组合作活跃学生学习氛围

音乐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新时期,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应用能力,还要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逐渐拥有融入社会和集体的意识。面对这一需求,小学音乐教师可为学生搭建更加灵动且趣味的合作课堂,并基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丰富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从而助推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归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开展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挖掘学生潜能,切实为学生带来成就感与自豪感。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保卫黄河》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分音调合唱。首先,将班级内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辅助和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区分每位同学需要担任的区域,并依次展开练习。其次,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演唱方式,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打好基础。最后,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使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就感,并发现相较于个人演唱,与同伴的合唱能够达成一种更加震撼的音乐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友谊地久天长》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歌词进行重新创作,或是以“友谊”为主题,结合音乐设计表演活动。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打破常规音乐教学模式,赋能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实践与多样体验。

课堂建构:学科融合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学科融合通过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多元知识探索与应用。该学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对音乐的内涵与相关知识展开理解,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有效减轻文化课的学习压力与负担,更好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对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探索其他学科知识在音乐课堂的融合契机,搭建教学桥梁,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美术学科知识融入音乐课堂中,如鼓励学生以绘画形式将音乐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有利于助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其接下来的深度学习与综合实践赋能。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和你》《奥林匹克号角》等音乐演唱与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观看过的奥运会赛事进行回顾,如开幕式与闭幕式、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汗水的画面等。可以要求学生以语言描述的形式将这些画面分享出来,再积极引入美术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捏彩泥、剪纸等多种形式,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奥运会”场景。

教师还可以将体育学科知识融入音乐课堂。依托能够强健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元素,活跃音乐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例如:借助“奥尔夫音乐”等教学策略,强化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为学生搭建“音乐运动赛道”,让学生跟随音乐的律动展开运动。通过更加趣味灵动的小学音乐课堂多样化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并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疲劳的学科。小学音乐教师需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推进下,建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且具有灵动性的课堂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科融合等模式的融入,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感知音乐魅力与情感内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