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康银慧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0

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对学生来讲是系统化学习英语的初期,也是为未来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期。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效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

建立和谐关系,保障心理安全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程,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必须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始。和谐师生关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消除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

例如:课堂教学开展初期,教师可以将“I love you!”作为与学生打招呼的口头语,经常说“I love you!”能为学生内心注入“暖流”,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动力。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经常遇到难题。对此,教师应与学生谈心,了解心理挫折以及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询问学生:“Can I give you a hand?”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遇到难题的原因,不断地鼓励学生,如:“Believe in yourself that you can!”“Don’t give up! come on.”利用课余时间提供针对性指导,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多说英语,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利用课堂教学,塑造健康心理

初中英语教材中存在大量适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文、对话。对此,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教学,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发挥教育素材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学习英语。

例如,“color”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图画等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将不同的颜色展现在学生眼前。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同的颜色具备不同的心理治愈效果。如黄色代表着快乐、明亮,能让学生产生愉悦情绪;蓝色能调节学生神经,抚慰不安的情绪,能让学生抵挡负能量的侵蚀;绿色能缓解学生视疲劳,舒缓学生的神经,让学生能够更加舒适地学习英语。

写好作业批语,提升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师生沟通,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作业融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写好作业评语,给予恰当的引导和鼓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效果。

例如:对于课堂中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作业批语中写“If you have any unresolved issues, you can go to the office to find a teacher”,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使其能够主动回答教师问题,内心变得更加开朗。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应酌情写作业批语,以保证实际效果。教师通过关心、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努力、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课堂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