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痛,家长莫慌张

作者: 庞银霞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不强,往往无法准确描述疼痛的感受和位置,这给判断病情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家长应了解儿童腹痛的相关知识,在孩子出现腹痛症状时,做出初步判断,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儿童腹痛的概述

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腹部疼痛。对于儿童来说,腹痛的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的腹痛原因也有所不同。

新生儿期的腹痛可能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婴幼儿期的腹痛可能与肠套叠、嵌顿疝、肠痉挛等疾病有关;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腹痛,除了肠道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常见原因外,还可能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关。

儿童腹痛的表现

疼痛部位:不同部位的腹痛往往提示不同的疾病。例如:脐周疼痛多见于肠痉挛、肠道寄生虫病等;上腹部疼痛可能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关;右下腹部疼痛则要警惕阑尾炎的可能;下腹部疼痛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有关。

疼痛性质:疼痛的性质也有助于判断病因。阵发性绞痛常见于肠痉挛、肠梗阻等;持续性钝痛可能与炎症性疾病有关,如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等;隐痛多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锐痛可能提示有脏器穿孔、破裂等严重情况。

伴随症状:除了腹痛外,还可能伴随出现其他症状。例如:呕吐常见于肠梗阻、胃炎、阑尾炎等疾病;腹泻可能与肠炎、消化不良等有关;发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便血应警惕肠套叠、肠道出血性疾病等。

儿童腹痛的常见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肠痉挛:这是儿童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3~12岁的儿童。肠痉挛的发生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气体过多等因素有关。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1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病患儿可出现脐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蛲虫病患儿则常在夜间出现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同时可伴有腹痛。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在7岁以下的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右下腹,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儿可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

肠炎:包括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等。患儿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患儿可出现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腹痛发作时,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屈膝缩腹等。

肠梗阻:可由肠粘连、肠扭转、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患儿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患儿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时可伴有发热。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患儿可出现腰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

3.其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胸膜炎等。部分患儿在患肺炎、胸膜炎时,可出现腹痛症状,这是炎症刺激膈肌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多个系统。患儿可出现腹痛、便血、皮肤紫癜、关节肿痛等症状,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

铅中毒:儿童铅中毒时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儿童腹痛的诊断方法

问诊:医生会询问家长儿童腹痛的发作时间、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病史、饮食情况、生活习惯等。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初步诊断儿童腹痛的原因。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儿童进行腹部检查,包括腹部的外形及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等。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判断儿童腹部脏器是否存在病变。

儿童腹痛,家长莫慌张0

辅助检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建议做一些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常见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可以了解儿童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尿常规,可以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便常规,可以检查大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疾病;腹部超声,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腹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腹部是否有肠梗阻、胃肠道穿孔等情况;胃镜和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怀疑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等疾病的患儿应用价值较高。

儿童腹痛的治疗

肠痉挛:对于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可以让孩子卧床休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缓解肠道痉挛。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肠道寄生虫病:如果是肠道寄生虫病引起的腹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常用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同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等,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应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腹痛时给予解痉药物等。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

肠炎: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肠炎,一般具有自限性,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等,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肠套叠:肠套叠是一种急腹症,需要及时治疗。早期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如果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肠套叠时间较长,出现肠坏死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肠梗阻: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部位和程度。对于单纯性肠梗阻,可以先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疗程。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促进细菌排出。

泌尿系统结石: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和性质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多运动、服用排石药物等方法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其他系统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铅中毒等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根据腹痛的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儿童腹痛的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注意饮食卫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同时不吃不洁食物,以防止肠道感染,引发腹痛。

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睡觉时应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

加强体育锻炼: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腹部疾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