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常规检查报告解读

作者: 雷芳 师婉

儿童尿常规检查报告解读0

尿常规检查是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筛查的重要方法,尤其是2岁以上的儿童,每年进行1次尿常规检查,对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尿常规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本文将从临床角度解读尿常规报告的关键指标,帮助家长理解其意义并采取相应措施。

需重点关注的尿常规检查项目

拿到尿常规报告单后,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项目:

白细胞:白细胞数量可以反映尿路感染的情况,数量越多表示感染越严重。

红细胞: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或潜血阳性,提示镜下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疾病。

尿比重:尿比重越高,尿液越浓缩,可能与饮水量不足或肾脏功能异常有关。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阳性可能提示尿路存在细菌感染。

pH值: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度,可能受饮食、药物及疾病的影响。

尿常规报告单的解读

1.白细胞

白细胞在尿常规中的意义重大,它主要反映儿童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会存在少量的白细胞。如果报告单上显示白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且处于较高水平,表示尿路感染的程度较为严重。

例如:儿童可能因为不注意个人卫生,尿道口受到细菌侵袭,细菌逆行向上进入尿路,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使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多。常见的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等。对于穿着纸尿裤的婴幼儿,由于局部透气性较差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年龄稍大的儿童,如果有憋尿习惯或者饮水过少等情况,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当发现白细胞增多时,医生会结合儿童的具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尿路感染,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2.红细胞

如果在儿童的尿液中检测出红细胞,或者显示潜血阳性,那表明存在镜下血尿的情况。能导致出现镜下血尿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当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中。同时,儿童可能会出现腰腹部疼痛等症状,由于婴幼儿患者无法准确地表达疼痛,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烦躁等情况。

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红细胞就会漏出到尿液中。这时儿童可能会出现眼睑水肿、下肢水肿及尿液颜色改变等症状。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可能会引发镜下血尿。

一旦发现儿童尿中出现红细胞,必须进一步详细检查,如肾脏超声、肾功能检测等,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尿比重

尿比重反映的是尿液的浓缩程度。一般来说,尿比重越高,表示尿液越浓缩,可能是饮水较少所致。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时,儿童出汗较多且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减少尿液生成,使得尿液中的各种溶质浓度升高,尿比重也会随之升高。不过,如果在儿童正常饮水的情况下,尿比重异常升高,需要警惕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例如:一些肾脏疾病可能会影响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等功能,进而导致尿比重升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饮水情况,保证他们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若尿比重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亚硝酸盐

当尿常规结果显示亚硝酸盐阳性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这是因为一些特定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具有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尿路存在细菌感染,尿液检测中就会呈现亚硝酸盐阳性。但要注意的是,亚硝酸盐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因为可能存在其他不具备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感染,或者检测时尿液在体外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亚硝酸盐这一指标要结合白细胞等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尿路细菌感染的问题。

5.pH值

pH值代表的是尿液的酸碱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儿童身体内环境情况及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儿童尿液的pH值通常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

如果尿液pH值偏低,呈酸性,可能与儿童近期的饮食有关,如过量食用肉类、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酸性食物,或者儿童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等全身性疾病。如果尿液pH值偏高,呈碱性时,有可能是儿童近期服用了某些碱性药物,或者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能分解尿素产生氨的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碱化。另外,肾小管酸中毒等肾脏疾病也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定期检测儿童尿液的pH值,对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指导后续的饮食调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若儿童尿液偏酸性,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以调节尿液酸碱度。

儿童尿常规报告单上的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重要的健康信息,家长一定要重视,仔细查看各项检查结果。一旦发现异常指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确保儿童泌尿系统及整体的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等,从源头上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