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 许瑛杰
冠状动脉病变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但事实上,儿童也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儿童的冠状动脉损伤包括狭窄、阻塞、瘤样扩张、瘘等,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本文将介绍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生活护理等。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病因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重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出现病变时,心脏的正常血液供应就会受到影响。冠状动脉出现病变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性因素
部分儿童出生时即存在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如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瘘等。
2.后天性因素
川崎病:是儿童获得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常见重要原因之一。川崎病引发的冠状动脉炎症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瘤或狭窄。
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虽然罕见,但部分儿童也会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可导致肝脏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功能异常或缺失,造成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特发性关节、儿童血管炎、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累及冠状动脉,导致血管壁出现损伤和病变。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症状通常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部分患儿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或仅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等。在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心脏相关症状
如胸痛、胸闷、心悸等,在活动后尤为明显。
2.川崎病相关症状
合并川崎病时,还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结膜炎、口唇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全身性炎症临床表现
儿童血管炎或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的患儿,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乏力、肢体疼痛、浆膜炎等。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会在眼睑周围出现黄色的脂质沉积,形成黄色瘤,常见于双眼内眦处,呈扁平或隆起状,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另外,一些患儿还可能在肌腱部位,如跟腱、手部肌腱等部位出现结节状的黄色瘤。随着年龄增长,如果病情未得到控制,高胆固醇血症会逐渐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方法
对于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儿童,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包括听诊心脏有无杂音等异常情况。
2.心电图检查
这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是否存在异常,提示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问题。
3.心肌酶学检查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一组酶类,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心肌酶含量升高。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这在心脏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及心脏的功能状况,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扩张、狭窄、瘤样改变等病变。
5.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这些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它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内部情况,但由于辐射量和侵入性,在儿童中不常用。仅应用于复杂病例,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会选用。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订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针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如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血管扩张剂。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相对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对于一些年幼儿童或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复杂的情况,技术难度可能较大,且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冠状动脉瘤较大、有破裂风险或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动脉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以去除瘤体或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
2.针对病因的治疗
感染:如EB病毒感染,需积极治疗感染。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通过饮食控制和口服降脂药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儿童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靶向生物制剂来控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冠状动脉的炎症损伤,从而延缓病变的进展。
儿童冠状动脉病变的生活护理
在家庭护理方面,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
家长要关注儿童活动后是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胸痛等症状。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
2.按时服药
对于口服药物的患儿,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时服药,并确保药物(如激素、抗凝血药、免疫抑制剂等)剂量正确,切勿自行增减或停药。
3.饮食管理
保证饮食均衡,少吃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4.适度运动
家长应鼓励儿童进行轻度和中度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5.预防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降低感染风险。
6.定期复诊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复诊,以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冠状动脉的损害。
课题名称:北京研究型病房卓越计划(BRWEP2024W102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