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作者: 胡沛

中职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0

中职学校的学生面临学业、家庭及社会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其学习兴趣。本文以中职英语教学为例,介绍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挖掘教材中积极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参考资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知识载体。在跨学科教学的背景下,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例如:在Unit 1 Travel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旅游计划的设计及旅游带来的积极影响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体验“虚拟旅游”,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还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从而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此外,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和补充相关素材,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如引导学生树立传播我国优秀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的意识,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旅游景点宣传文案,为想要了解我国旅游景点的外国游客提供参考。

设计合作类的英语学习活动

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且可能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未找到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这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且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设计合作类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紧密交流,使他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突破孤立的学习状态,通过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带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能在无形中掌握各种英语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Unit 2 Health and Fitness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学生分享个人观点和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他们可以在小组内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延伸出具体的方案。这样的探究内容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进而培养学习自信。当学生具备这样的心理状态时,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英语课堂中。

此外,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对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健康的关系十分重要。而在课堂上设计合作类的学习活动,也为学生融入新的团体、建立友谊创造了条件,可以让学生获得安全感,找到归属感。

教学评价中采取正向的激励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中职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在教学评价中采取正向的激励手段,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亮点。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同步关注自身素养的发展,从而通过发挥自身特长建立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在邀请学生阅读英文文章时,除了评价其是否能够准确发音,还可以对学生的音色、音量、朗读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多维度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激发他们在课后主动练习阅读的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如: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以及语法结构是否正确外,还要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否整洁、字体是否美观,以及是否提出了独特的观点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能够获得高分的关键。通过正向引导,促使学生去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正向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这是他们爱上英语课堂,并愿意寻求教师帮助、与教师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是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敢于提问、不怕犯错的重要支撑。

基于此,教师需要落实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要求,不断丰富评价元素,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设计开放性的英语实践活动

要实现英语教学与心理教学的有效结合,课外实践是提升教学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设计开放性的英语实践活动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现个人特长,还能够获得教师、同学及社会群体的关注和认可,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在自由开放的课外探究中,学生可以探索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平台,减少对错误或失败的恐惧,并学会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自信心也随之增强。这种自信能够转移到课堂学习中,使他们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心理素质,更好地进行学习。

因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外时间,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开放性的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

结语

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正向的激励手段,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只有从多个维度同步出发,才能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