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该掌握的急救知识

作者: 肖辉

青少年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我国青少年人数众多,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向青少年普及急救知识,他们可以快速掌握,并且学有所用,在遇到灾难、意外的时候自救或互救。意外创伤随时可能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急救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现场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减少伤残。

青少年学习心脏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开放气道、气管异物急救、初级创伤救治、中暑急救法、溺水急救等知识,学校邀请专业人员讲授救护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现场意外等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青少年通过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可提高自救和救护技能;另外,能帮助他们更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构造,对生命产生敬畏心,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并能在遇到危险和意外时,利用所学到的急救知识去救助伤者、挽救生命。

青少年应该掌握哪些急救知识

1.海姆立克急救法

救护他人:抢救者需要站在患者身后位置,双臂环抱住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上腹部位置,另一只手需要紧紧握住此拳,做连续、快速、向上推压冲击的动作,直至异物被排出体外。

自救:海姆立克自救法主要包含了两点,一是要将肚脐与胸骨下端连线的中点处抵压在圆钝椅背、栏杆等有一定支撑力且表面较为光滑的物体上;二是应该利用身体向下、向内的力量挤压腹部,有节奏地进行多次挤压动作,以促使异物排出。

2.心肺复苏

当心脏病、溺水、电击等导致心脏骤停时,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心肺复苏前要快速进行检查,轻轻拍打患者双肩,呼唤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反应,观察患者10秒内胸、腹部有无起伏,如没有起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环节,一是按压位置,二是按压手势,三是按压深度,四是按压频率。按压位置即标准体型的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位置;按压时手势需要保持双掌重叠、两手相扣、掌跟使劲、垂直向下压;若患者是成年人,那么垂直按压深度应保持5~6厘米;按压时需要达到每分钟120次左右。

人工呼吸:在操作过程中,一只手放在患者额部位置,然后向下压,另一只手则要置于患者下颌位置,紧接着做向上抬的动作。要将患者口鼻内部异物清除干净,如呕吐物以及活动性假牙等。此外,需要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将患者的嘴包住,向患者体内吹气,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

3.伤口包扎

螺旋反折包扎:首先做环形包扎,在患处覆盖干净纱布后再进行缠绕,用螺旋包扎法缠绕到渐粗位置,紧接着将每一圈绷带反折,标准是要盖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然后自下至上进行缠绕。

“8”字型包扎:在关节位置先进行环形包扎,缠绕完毕后要将关节作为中心,先从关节一侧开始,斜向缠绕至关节另一侧,形成一个“8”字的形状,然后再从关节另一侧斜向缠绕回起始一侧,如此反复,确保关节周围都被包扎到,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