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护理要点
作者: 屈艳红儿童重症肺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需要及时诊断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从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合理的物理辅助手段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从呼吸道、体温、饮食及口腔几个方面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护理要点。
呼吸道护理
由于重症肺炎患儿常会因体力不足及痰液黏稠,导致呼吸道的痰液难以排出,所以护理人员要确保患儿的痰液较稀薄,能够轻易咳出,同时还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如存在痰液时能够及时咳出或清除。护理人员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者使用氟替卡松或特布他林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改善痰液难以咳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叩击患儿胸部或背部的方式促进排痰。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患儿的肺部病变部位在仰卧位及头低足高位的基础上适当置高患侧身体,使得痰液能够顺利排出,但需要注意此类体位调整不宜在饭后立即开展,因为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呛咳、误吸等情况,反而加剧肺炎程度。
体温护理
受感染影响,患儿往往会呈现体温过高且较难控制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儿增加饮水量,并予以相应的降温措施,低于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但需要注意,若患儿出现明显寒颤情况,则不建议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处理。当患儿体温高于38.5℃时,则需要使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护理过程中应持续关注体温状况及发热类型,由此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降温措施。
饮食护理
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恢复过程中,饮食上一般建议予以充分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合理的营养搭配能够提升患儿抵抗力,由此提高疾病恢复效率。在饮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要求患儿慢速咀嚼,还要避免说话、哭闹、大笑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以免出现呛咳、气道内误吸等情况,增加肺部损害的风险。饮食类型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为主,降低胃肠道负担的同时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口腔护理
重症肺炎患儿日常在咳嗽及排痰后都需要进行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内残余痰液逆流再次出现呛咳。餐后也需要及时清理口腔,一方面避免食物残渣误吸,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概率。
由上可见,在重症肺炎儿童的护理中,各类生活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主要原因在于儿童患者年龄较小、自理能力欠缺、免疫功能较差,有效的生活护理不仅能够提升疾病恢复效率,也能够减轻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