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春期女性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疏导

作者: 徐超

重视青春期女性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疏导0

乳腺癌通常被称作“粉红杀手,”是一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呈年轻化趋势。也就是说,青春期女性也会发生乳腺癌。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治疗乳腺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上产生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可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扩散,通常转移到肺、肝、脑等器官中,进而产生许多症状,危害乳腺癌患者的身体健康。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乳房皮肤异常、乳房产生硬块、乳头溢出液体、乳晕异常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还会感觉身体疲乏,由于症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早期乳腺癌经常被忽视,而没有及时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手术、化疗等。外科手术通常包括改良根治手术、保乳手术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手段,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主要发生在以下人群个体中:①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②曾经进行过胸部放疗者;③月经初潮较早者;④过于肥胖者;⑤使用过多含有雌激素药物者;⑥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者,如熬夜、吸烟等;⑦精神状态低沉者,如长期焦虑、压抑等。

乳腺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钼靶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检查、乳管镜检查、空心针穿刺活检查等。钼靶检查通常是对微钙化灶进行检查,显示率较高;乳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乳腺发生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乳腺磁共振检查可以诊断超声检查没有查到的微小结节或者是无法确定的微小结节;乳管镜检查可以通过观察乳管情况检查乳头有没有溢出液体;空心针穿刺是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分析,明确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可以指导后期的进一步治疗。

青春期女性乳腺癌围手术期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由于现代人作息不规律、心情波动大、长期情绪焦虑等因素,乳腺癌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病变部位特殊,除了会使患者产生一般疾病时的负面情绪——焦虑、紧张、害怕、恐惧、担忧等外,还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自信及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不仅承受疾病治疗上的压力,还要承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我国临床相关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仍在2年内有焦虑及抑郁等情绪存在。

青春期女性由于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貌、身材和形体等要求更高,这使得青春期乳腺癌患者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会对社交抵触甚至出现社交障碍,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她们正在身体发育阶段,进行手术后,通常无法接受自己身体上的缺失和改变,在与他人进行社交时,会觉得他人用异常的眼光看待自己,进而加剧自卑情绪。大多数患者术后还会担心后期疾病复发,对疾病产生恐惧,放弃后期的疾病治疗。还有的患者由于手术后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会陷入无助和绝望等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因此,对青春期女性乳腺癌围手术期进行心理疏导很有必要性。

如何对青春期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抑郁自卑的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恐惧、不安、疑虑、抑郁等情绪状况进行安慰治疗的护理方法,由专业的护理人员采用健康宣教的方式,与患者积极沟通,消除患者心理的疑虑及不安,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及疾病治愈的信心。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身体痊愈与心情有着正相关的联系,因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重大意义。

外国学者将心理干预分为3层:第1层是察觉、第2层是干预、第3层是心理治疗,根据这种层次产生分级心理护理,相比于传统的心理护理,分级心理护理更能够有效精准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减小心理压力。分级心理护理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组,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差异性,从而开展不同等级的心理治疗干预。针对Ⅰ级患者主要是采用心理暗示方法,通过影响患者的潜意识来进行心理护理,包括营造良好的住院管理环境,从而营造良好心理状态;Ⅱ级患者主要是投入更多主动心理的干预,采用多种心理护理手段进行综合护理,从而得到理想的效果;Ⅲ级患者主要是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医师,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级心理护理改变了传统的心理护理概念和方式,为患者提供系统、精确、综合的心理治疗,更有利于专业医护工作者在心理护理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增加心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分级心理护理的方式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稳定青春期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同时还能防止负面情绪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乳腺癌病情对患者的身体、心理产生危害。分级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青春期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了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实现早日康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