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李红云

如何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0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心理、生理日趋成熟,思维方式不断变化,尤其在面对社会竞争压力时,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方面均遭遇很多困惑。为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谈恋爱是青春发育期最易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身体、生殖系统的不断发育,高中生会在心理上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向往,男女生之间也会产生那种朦胧的好感。加之社会流行歌曲、网络剧、言情小说的“助攻”,使高中生的心理快速成熟,容易产生各种恋爱心理问题。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高中生常见的一种负面情绪,往往表现为对校园生活及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保持冷漠的心理状态。高中阶段,厌学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将学习当作是“苦差事”,上课不愿看课本,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期待早点“解脱”,甚至部分学生在学业期间就辍学。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大部分高中生面临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主要是由应考情境引起,多为焦虑和不安,担心考试成绩不如意,从而出现逃避、防御的行为。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还会受个体认知评价和人格因素的影响。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针对恋爱。应保持开放、包容和理性的态度,不过度渲染,不盲目鼓励。一方面,定期开设心理专题讲座,特别要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爱情观”方面的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道德观,增强情感自我调控能力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健全管理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恋爱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针对厌学。在高中学习阶段,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取长补短,增强价值感和成就感,还可以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寻找学习动力及寻求他人帮助,引导学生尝试去突破。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走出厌学心理,积极主动面对学习,提高学习效能。

针对考试焦虑。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肯定学生除学习以外的优势和技能,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及适量的运动,缓解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信、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对高中生多一些呵护和关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他们可以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成为一个健全自信的人,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