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踝部扭伤怎么办?
作者: 陈磊青少年足踝部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青少年活动量大、身体发育未完全、骨骼和肌肉力量较弱,足踝部损伤的风险增加。足踝部扭伤后,患者会感到疼痛、肿胀,活动会使疼痛、肿胀加剧。因此,掌握足踝部扭伤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很重要。
足踝部扭伤的处理
1.休息
足踝部扭伤应立即终止行走和运动,防止进一步损伤。可利用衣物、背包等物品将受伤的部位垫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禁用推拿、按摩和热敷。
2.冷敷
在足踝部扭伤发生后的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方法,促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或渗出,以达到缓解肿胀和疼痛的目的。可以使用毛巾裹着冰块或冰袋冷敷,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每2~3小时敷1次,视扭伤情况再决定冷敷次数。
3.局部加压包扎固定
可采用弹性绷带对受损部位进行固定,此举有助于缓解疼痛并稳定关节。然而,需谨慎控制包扎的紧度,避免包扎过紧导致足踝部血液循环受阻。
4.疑似骨折的处理
区分严重扭伤与骨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由医师通过影像学检查等鉴别。若出现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足踝部位迅速肿胀或伴有瘀斑等症状,应视为骨折并进行相应紧急处理,同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紧急处理方法为立即对患处进行冷敷,再寻找两块30cm的木板或硬纸板,放置在受伤部位的两侧。在受伤部位垫上棉垫、毛巾等,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固定。最后,用担架或轮椅将伤者送往医院,必要时可拨打急救电话。
青少年足踝部扭伤如何预防
1.充分开展热身活动
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要充分热身,尤其是做好足部和踝关节肌肉、韧带的拉伸,提高肌肉与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扭伤风险。
2.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及运动场地
选用专为运动设计的鞋子,避免鞋跟过高或鞋底过薄,鞋带要系紧,这样可以降低运动过程中对足踝部的压力,提高足踝部的稳定性,对预防足踝部扭伤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应避免在潮湿、不平整的场地进行运动,以降低足踝部扭伤的风险。
3.增强足踝部肌肉力量练习
通过开展弓步支撑、脚趾抓地、踮脚等动作,锻炼足踝周围肌肉群,提升其力量与稳定性,从而降低足踝部扭伤的风险。
4.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在安排运动量和强度时,需充分考虑青少年个体体质与年龄因素,避免在疲劳或身体不适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运动。疲劳和身体不适可能导致青少年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从而提高足踝部扭伤的风险。
5.提高安全意识
在进行高风险的运动时,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青少年需提高安全意识,关注运动姿势与技巧,纠正不当动作,避免足踝部过度用力,从而降低扭伤的风险。
6.定期评估
针对存在运动损伤史或活动量较大的青少年,应关注足踝部的健康状况,定期体检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足踝部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