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那些事

作者: 李伟志 赵曼多 王瑞永

智齿那些事0

智齿,又称为第三磨牙,通常在成年早期长出,是人类口腔中最后长出的一组牙齿。这组牙齿一般长齐是4颗,但因每个人的体质差异,最终长0~4颗都有可能。智齿通常在18~25岁开始萌出,以前很多人认为,这时候长牙已接近成年人,比儿童换牙时大脑相对更有“智慧”,因此给这组牙齿取名为“智齿”。虽然被叫做智齿,但它常常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如肿痛、龋坏、下颌关节紊乱等。然而,随着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对智齿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牙科医生可以通过X线和其他诊断工具准确判断智齿的位置和生长趋势,从而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智齿常见问题

智齿阻生:由于空间不足或其他原因,智齿在生长过程中无法正常萌出,这种情况被称为智齿阻生。严重的智齿阻生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

智齿冠周炎:在智齿萌出的过程中,智齿萌出不全或萌出受阻,牙龈覆盖在智齿牙冠部分,形成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进而引发感染,这种情况被称为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的症状包括发热、牙龈局部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继而累及邻牙引发牙周炎,严重时可带来全身性和颅内感染,造成生命危险。

龋齿:智齿阻生时,与邻牙接触不良,容易使食物嵌塞,再加上清洁困难,很可能导致龋齿发生。

牙列不齐:智齿萌出时,会产生潜在的对牙列整体的向前压力,可引起牙齿排列不整齐、前方牙齿拥挤、上下颌前突等牙齿和颜面不协调、不美观的表现。

咬合干扰:下颌阻生或错位智齿,会与上颌第二磨牙出现咬合干扰,长期咬合位置不稳定,会导致下颌病理性后缩,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当智齿向脸颊侧歪斜生长,或是只有1颗智齿生长时,就可能会咬到颊黏膜或牙龈等软组织。

口腔异味:智齿大多位置不正,很容易与其他牙齿形成较深的牙缝,食物残渣容易积存,如果清理不到位、不彻底,时间久了会导致细菌堆积,口腔产生异味。

邻牙牙根吸收:智齿倾斜阻生或水平阻生,会影响到相邻牙齿的牙压根,使相邻牙齿出现进行性牙根吸收,牙根会越来越短,牙齿稳定性降低,甚至牙齿脱落,从而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

智齿那些事1

牙源性囊肿:阻生智齿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并分泌液体。增多的液体会在颌骨里形成囊肿,这就是颌骨囊肿。颌骨囊肿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可出现局部肿胀、溢脓、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畸形。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重要。

智齿的生长过程

智齿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萌出前期、萌出期、萌出后期和完全萌出。在萌出前期,智齿开始在牙龈下生长;进入萌出期,智齿逐渐穿透牙龈,此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和肿胀感;萌出后期,智齿继续生长,直至与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或者阻生。最后,极少部分正位智齿可以完全萌出,与对颌牙及其他牙齿共同承担咀嚼功能;而大部分智齿则由于阻生止步于相对异常的解剖位置。

智齿的影响因素

智齿的影响因素包括进化、遗传和个人的口腔环境。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智齿的存在与人类祖先的饮食习惯有关。早期人类的食物较为粗糙,需要更多的牙齿来咀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饮食变得更加细腻,对牙齿的需求减少,导致颌骨逐渐缩小,而智齿的空间也随之减少。

遗传因素也在智齿的成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原因口腔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智齿顺利萌出,这就导致了智齿阻生。阻生智齿是指未能完全萌出或者以不正常的角度生长的智齿,这可能会引起疼痛、感染和其他牙齿的排列问题。

个人的口腔环境也会影响智齿的生长,例如:牙齿拥挤、不正确的咬合关系或牙齿提前丧失,都可能影响智齿的萌出。此外,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也可能导致智齿周围组织发炎,进一步影响智齿的生长。智齿的萌出可能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疼痛、肿胀、感染和牙列不齐。在某些情况下,智齿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囊肿或牙齿根部的损伤。因此,许多牙医会建议在智齿出现问题之前或开始引起问题时将其拔除。

虽然智齿在现代社会中可能被视为一种“遗留下来的器官”,但它们仍然是我们口腔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智齿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牙科知识和技术,以确保口腔健康。

智齿的治疗与预防

智齿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它们是否引起了口腔问题,如果智齿正常萌出并且没有导致疼痛或其他问题,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智齿阻生或引起疼痛、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干扰咬合影响颞下颌关节稳定、口腔正畸过程中需要解除牙列压力等情况,建议尽早拔除智齿,以消除潜在隐患。拔除智齿是一个外科手术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需要切开牙龈和去除骨头,以便拔出牙齿。拔牙后,需要缝合切口,并适当休息以促进愈合。在拔除智齿后,医生可能会开止痛药和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包括休息、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及如何正确清洁口腔。

虽然无法预防智齿的萌出,但可以采取措施预防由智齿引起的问题。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或1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智齿的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以减少智齿周围的细菌积聚,预防感染;避免刺激性食物,在智齿长出期间,避免辛辣、酸性或硬质的食物,可以减少牙龈的刺激和炎症;如果智齿开始引起问题,及时咨询牙医并考虑拔除,可以避免更多的口腔问题。

如果已经确定智齿需要拔除,最佳拔除时机为18~25岁。因为在此期间,一方面智齿的萌出程度合适,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也比较高;另一方面,牙槽骨再生能力强且人体软硬组织愈合速度也比较快,术后3~6个月可以恢复到相对完美的状态,像没存在过阻生牙或没有“拔过牙”一样。

结语

智齿虽然是人类口腔中的“晚来者”,但它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了解智齿的生长过程、常见问题和治疗、预防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如遇智齿相关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