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干预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

作者: 梁素佩

如何干预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如果无法有效地自我调节和消除压力,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中职生心理特点

青少年心理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阶段,内心比较敏感,格外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及看法,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当下,中职生被广泛地打上了学习能力较差、不爱学习的标签,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中职生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比别人差,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叛逆、厌烦、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状态受影响,出现性格阴郁、拒绝交流沟通、行为冲动、暴躁易怒的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自虐、自杀的倾向,危及生命安全。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拒绝与家长交流,任何事情都不告诉家长,对于家长的关心表现出厌烦;叛逆几乎是每个青春期孩子都有的表现,一些中职生也一样,他们总是跟父母“唱反调”;性格转变大,变得暴怒,经常因一点小事与家长争吵;情绪持续性低落,经常莫名其妙地流眼泪,不喜欢外出社交,尤其喜欢待在密闭的房间,严重者可能有伤害自己的表现,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中职生有以上表现应及时进行干预。干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家长配合及中职生自身思想转变。

1.家长配合

部分家长对中职生的关心不够,总是以质问、要求和责骂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导致他们出现逆反心理。中职生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不违背社会原则、不危害他人健康的前提下,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减少对孩子的控制欲,允许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要认可孩子,承认孩子的不足,认清孩子的学习能力,明白学习差不代表人品差,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上进;无论发生何事都应该采用心平气和的方式交流,避免责骂、打压孩子,也不要将其与他人孩子做比较,要多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保持适当的边界感,降低对孩子的探索欲。当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秘密时,家长要认真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做相关决定时,家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

2.中职生自身思想转变

中职学校教师应多鼓励中职生,使他们建立信心、认可自己,并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做好人生规划,同时要让他们明白学好自己的职业技术,认真努力,以后也会有不错的人生。中职生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多参加集体活动,如运动会、班级晚会等,培养自己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对于别人否定的言语不过分在意,可以用听音乐、跑步、倾诉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来消除不好言语带来的伤害;对于家长责骂的话不往心里去,不与家长争吵,对于家长错误的言论或观念不用完全听信,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可以选择性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允许有自己的小秘密。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应当关注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