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肌炎的防治
作者: 侯小路青春期心肌炎的概念和病因
青春期心肌炎是指青少年心肌的局部或整体出现炎症,可伴有心肌的损伤甚至坏死,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发生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青春期心肌炎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免疫反应、中毒等,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性心肌炎。
青春期心肌炎的症状和检查方法
青春期心肌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胸痛、心悸、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是一过性意识丧失;不典型的患者可完全无症状,或表现为腹泻、乏力、厌食等症状,易与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如果青少年在感冒和发热的同时或之后出现胸痛、心悸等典型症状,或出现与以往症状不相符的腹泻、乏力时,一定要警惕青春期心肌炎的发生,务必及时到医院心内科就诊。青少年需要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学等检查,通过青少年的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医生能够做出相应的诊断。
青春期心肌炎的治疗
确诊为青春期心肌炎后,必须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加重。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机械辅助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静养、避免体力劳动、增加高纤维和维生素膳食、保持排便通畅及必要时吸氧等。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炎患者在不伴有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至少在痊愈6周后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菌药物,如头孢、青霉素等;营养心肌药物,如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辅酶Q10等;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螺内酯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或伴发呼吸衰竭,则需进行机械辅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青春期心肌炎的预防
预防青春期心肌炎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加纤维素膳食,增加谷类等粗粮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在身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每天至少跑步30分钟以上;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开朗、上进。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入公共场所尽量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心肌炎。天气寒冷时,出门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冷环境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心脏造成损伤。最重要的是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发热症状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心脏的变化,尤其是退热后,心脏症状却迟迟不消退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结语
希望广大青春期青少年和家长对青春期心肌炎予以重视,尤其是孩子在感冒和发热时伴有心悸、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减少青春期心肌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