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疏解对策

作者: 陈瑶

大学生心理疏解对策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新疆高校(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大学生心理疏解提供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我们在网上随机发布了调查问卷。以下是问卷显现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现状:

1.情绪不稳定,常出现莫名烦恼

本次调查中,每天有烦恼的大学生占1.29%,经常有烦恼的占16.13%,偶尔有烦恼的占68.39%,没有烦恼的占14.19%。有烦恼的大学生占比80%以上,表明新疆高校大学生常出现烦恼。对于烦恼产生的影响,失眠占61.94%,食欲下降占47.1%,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占75.48%,成绩下降占28.39%,其他占6.45%,反映出烦恼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2.心理问题滞留,渴望主动进行心理咨询

本次调查中,解决烦恼的程度为:可以从根本解决的占25.81%,可以暂时缓解的占66.45%,没有得到解决的占7.74%。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烦恼长期滞留,未得到有效处理。同时,有67.1%的大学生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渴望寻求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3.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活动亟待提升

本次问卷中提出:“如果我们在学校举办相关活动,您愿意参加的活动是?”“如果有一个公众号可以让您缓解压力,您希望用什么方式帮助您呢?”等相关问题,得到的反馈都是正向的。其中,对于学校举办心理相关活动,愿意参加匿名树洞倾诉(占53.55%)、温暖的抱抱(占51.61%)、心灵解压放松活动(占44.52%)、十六型人格测试(占41.29%)等活动项目的大学生占大多数。这说明对于相关校园心理活动的举办,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持支持的态度。

4.心理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存在心理求助羞耻

本次问卷反映出许多高校大学生对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了解不足,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求助时机。同时,一些大学生由于担心被嘲笑或者被歧视,对于寻求心理咨询存在羞耻感。高校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消除这种羞耻感,让他们认识到寻求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5.学业压力较大

本次问卷中提出“对于您的现状,您有什么不满?”这一题目,结果是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业成绩不满。学业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竞争激烈和期望值高,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

1.原因

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包括自我认知不足、情感处理不当等;家庭因素涉及到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学校因素涉及到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涉及到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等。

2.危害

新疆高校大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学业和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易出现盲目自满和失望感。这可能导致大学生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是满足于现状,不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

其次,易出现自卑和抑郁。这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还可能限制他们的视野和机会。长期的自卑和抑郁还可能引发情绪障碍,如焦虑症和抑郁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再次,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和不合群。这可能使大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不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交和合作能力。不合群还可能导致大学生缺乏支持和鼓励,很难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最后,大学生还可能面临诸如忧郁、沮丧、嫉妒、愤世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态,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当他们感到忧郁和沮丧时,可能会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当他们感到嫉妒和愤世时,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攻击性,甚至会出现品行不端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大学生心理疏解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新疆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疏解指导。其次,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全面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

①新疆高校可以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定期邀请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②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册、海报等,张贴在校园内,方便学生随时获取相关知识。③开设线上平台:建立心理健康知识网站或公众号,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资讯和学习资源等,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减少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羞耻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同时,还可以邀请校外的心理咨询专家、社会工作者等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解答。

3.健全心理健康咨询机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新疆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咨询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结果,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等。此外,可以开设线上心理咨询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寻求帮助。同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组建校园心理健康社团,组织丰富心理解压活动

新疆高校可以大力鼓励、支持学生组建校园心理健康社团,由校级心理社团分管各个院级,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更切实、全面的为社团成员服务;定期组织各种心理解压活动,如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自信、提高心理素质。针对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可以组织模拟面试、职业规划讲座等主题活动,及时、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于相当长时间处于低落、焦虑等情绪的学生,可以利用新疆独特的美景优势,组织“感受自然美好,拥抱自己”的小型旅游活动,帮助他们感受生命之可贵与美好,学会调节和爱自己。

5.提供朋辈咨询条件,增强学生咨询内生动力

朋辈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疏解方式,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分享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新疆高校可以培训一批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朋辈咨询员,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同时,可以开设心理互助小组,让学生在相互倾听和帮助中共同成长。具体实施步骤:第一,培训朋辈辅导员:选拔具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培训。第二,开展朋辈辅导活动:组织朋辈辅导员开展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成长。第三,提供线上咨询: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在寝室或家里提供朋辈咨询服务。

6.利用“互联网+”,紧跟大学生步伐

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疏解的有效途径。新疆高校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心理疏解工作,如开设线上心理咨询窗口、制作和发布心理健康主题的公众号推文、开展线上心理知识竞赛等。同时,可以开设“心灵树洞”等匿名性强的平台,方便学生倾诉心声、寻求帮助。此外,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和预警。具体实施步骤:第一,线上心理咨询。第二,组织在线活动:利用互联网组织线上心理活动,如心理测试、知识竞赛等,吸引学生参与。第三,宣传推广:通过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平台,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影响力。第四,建立互动社区:建立一个心理健康互动社区,鼓励学生分享经历、心得和困惑,促进彼此成长。第五,跟踪评估。

7.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新疆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设心理健康主题的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具体实施步骤:第一,营造和谐氛围。第二,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第三,提供艺术疗法:开设艺术疗法课程或工作坊,利用艺术手段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第四,支持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和压力,促进情感宣泄和治愈。

8.提供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爱,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和管理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社交关系和家庭环境有关。新疆高校应该提供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爱,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可以通过开展社交活动、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家庭归属感。同时,大学生的心理疏解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提供自我探索课程、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高心理素质。

【基金项目】 新疆财经大学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请关心关心我-大学生心理疏解”(编号:20231076601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