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

作者: 宋以燕

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0

案例介绍

去年9月,因教师人员的调动,我开始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因为这个班级是原调走老师一手带起来的,所以学生们对新来的老师有些排斥,导致教学工作难以开展。面对一群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我知道他们有许多青春期问题,如对异性的好奇、自身变化的困惑等,而这些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所以我把青春期的教育放在了第一课,期待以此解决学生们的青春期问题,打开他们的心扉。

进入班级的第一节课,不是班会课而是健康课,从学生发亮的眼神里我知道他们感到稀奇。我拿出了一个小型人体模型,开始介绍人体的构造,以及各种身体器官的功能。当我自然地过渡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时,我说:“你们当中可能有的女同学已经月经来潮了,男同学也可能开始有变化了吧?”学生们一片哗然。我接着说:“我知道大家可能会感到不好意思。但如果你们懂一些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就会避免很多问题,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第一节健康课在同学的惊讶中结束……

接下来是教师节的庆祝活动,班级组织了文艺节目,但男女生就是不愿意拉手跳舞,怎么做工作都不行,我有点着急,但还是提醒自己冷静。我了解到,学校位于山区,大多数家长思想并不开明,不允许青春期的女孩子和男孩子来往,更不要提手拉手了。针对这个问题,我准备了第二节健康课。上课之前,我有点紧张,装着很自信的样子走进了教室,看到全班同学都到了,心里便有了把握。有了上次的开始,这一次学生们自然了很多。这一次,我没有拿人体模型,而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模型来讲解。我没有回避一些问题,用比较恰当的言辞自然地进行讲解,学生们也开始由好奇、害羞的心理逐渐坦然面对。看得出,学生们对我的教育方式很喜欢,我也开始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剩下的日子里,班级纪律出奇得好,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各项工作开展得都很顺利。最后,全班以平均分第一的好成绩毕业了。毕业联欢会上,好多学生都哭了。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个班集体。

案例思考

鉴于这个案例,我认为应该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下面总结一些与之相关的教学心得,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益处。

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在青春期之前,需要父母的爱、老师的呵护、同学的友谊。等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开始发生变化,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青春期由于身体功能的发育和性意识的萌芽,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希望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这只是一种好奇、一种向往,并不是成年人眼里的早恋。因为此时他们的心里还没有恋爱的概念,没有比较稳定的情感因素。

2.青春期生理教育要同步进行

青春期的孩子会对性产生好奇,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的疏导,就会导致行为偏差,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孩子在心理需求达到平衡的情况下,正确认识两性朋友,这种心理需求会成为他们生活或学业的一种动力。然而,在关于青春期生理教育这个问题上,多数人采取的是回避的方式,认为性知识不需要过早地向孩子传授。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他们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等到孩子出现了不合常理的行为后,只会一味地认为孩子不争气,其实造成孩子出格行为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进行青春期的性教育,而是一味地压制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从孩子青春期开始出现生理变化的时候,就让他们互相了解,知道男孩和女孩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会出现什么变化,女孩会出现什么变化,告诉他们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对青春期学生进行正确的生理健康教育后,再加上正确及时地疏导他们的心理需求,青春期就会自然过渡。

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1

3.观念要及时转变

青春期的孩子有异性朋友,就被看作是早恋,这是错误的观念。

在成人眼里的早恋,究竟是不是“恋爱”呢?有没有那么可怕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周围缺乏同龄伙伴,这使他们无法了解异性伙伴,促使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加重,他们需要不同的友谊群体。我们不但不能阻止他们和异性的往来,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相互了解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分清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与异性来往并不是一种恋爱,只是青春期对异性正常的好奇而已,是这一阶段的心理过程。有的老师一旦发现学生交往过密,就如临大敌,找家长、学生谈话,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严重伤害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4.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

青春期的学生需要信任感,有了老师、同学的信任,会更有上进的动力。教师只要做好了青春期孩子的疏导工作,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放手让学生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并且有了一定的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孩子,让他们参与青春期的自我管理,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研究课题】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课题《小学班主任能力素养“诊断式”培训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ZJZ015)研究成果。

上一篇: 点面结合,表里相通
下一篇: 韭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