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深处好风景
作者: 岳立新古罗马智者弗列德利·蓝伯利基曾这样比喻:“两个人从同一座城堡由内往外望,一个望见的是泥土,另一个望见的是星星。”角度不同,境界不同,看问题的心态不同,那么看到的结果也就截然不同。但无论看到的是泥土还是星星,二者实则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这就是读书的境界——书香深处自会有好风景。
读书,读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满腹牢骚、愁眉苦脸:为什么别人比我成绩好,职务升得比我快,工资拿得比我多……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又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这样倒霉,老天爷太不公平了。在无数次的怨天尤人中,时光悄悄滑过,错失了许多精彩的景色。
曾读到过这样一则幽默故事: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被偷去很多东西,得知消息的友人便写信安慰他。但罗斯福给朋友的回信却是这样说的:“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身体;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财物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不难看出,罗斯福乐观的心态赋予了他应对逆境的勇气。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勇敢地接受挑战和应对困难,那他会活得很快乐,物质条件反而是次要的。
其实,人生无非有两种状态:一是无,二是有。无是人生常态之一,因为无,所以才有追求,求学、求职、求进步、求功名……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那么多滋味,那么多故事,那么多的精彩与沮丧,也因此更加珍惜时光。
我喜爱读历史,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家中珍藏着一套《历史的细节》系列丛书,这套书涵盖了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历史内容,一页页刻画着无数先贤哲人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后人反思和借鉴。它告诉我们: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最大原因,在于见贤思齐,景行行止。想要成功,就要不断试错与成长,任何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 经历一番曲折的过程。
有人说,当今是网络、微博、微信的“浅阅读时代”,不需要如此勤奋读书,这是错误的。无论科技发展得多么便捷,纸质书籍仍然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浓浓书香依然充满美感与享受。为此,我们不能只做“低头族”,而要勤奋苦读纸质书。
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真诚地走好脚下的路,努力地探视未经的路,无悔于走过的每一段路,那么不管你望到的是泥土还是星星,都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因为,书香深处,自会有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