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怎么治
作者: 刘思言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加上对口腔健康的不够重视,牙周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什么是牙周炎,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其诱发因素相对复杂,主要包括菌斑、牙石和创伤性咬合等。具体而言,菌斑会导致牙龈出血肿胀,对牙齿结缔组织造成破坏,引发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等;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会聚集大量微生物,进而影响牙周健康;如果人在咬合时,未能合理控制咬合力或咬合方向错误,可能导致牙周组织损伤。
牙周炎的症状
早期牙周炎的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和牙龈炎的症状相似,可能有口臭、牙龈出血等。检查时,会发现牙龈乳头、边缘和附着龈相对肿胀,外观表现为暗红色或深红色;经过探诊后,可能有出血现象。
如果未及时治疗,伴随炎症扩展,牙周膜也会遭到破坏,牙槽骨吸收现象更加明显,牙根和牙龈会趋于分离,导致龈沟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牙周袋。牙周袋中会存留脓性物质,如果轻触牙龈,会有溢脓现象。牙周袋壁也会有溃疡表现,并形成炎症性肉芽组织。
随着牙周组织遭到破坏,尤其是牙槽骨有加重吸收的表现,牙齿获得的支持力下降,导致移位或松动。这一阶段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咬合无力,机体抵抗力也会进一步下降,可能向牙周肿胀发展。牙齿松动程度有所增加,有叩痛感,还可能伴有全身不适、体温上升和压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牙周炎
牙周炎的治疗不仅需要将病因和炎症消除,还要促进牙周功能的恢复,保证长久疗效和牙周组织再生。最初阶段,患者应依照要求做好牙周的基础治疗。尤其是急性坏死性龈炎、急性牙周脓肿和急性龈脓肿的患者,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处理。如果牙齿没有保留价值,应当及时拔掉,避免对牙周健康造成影响。如果有必要,可以对牙齿进行暂时性固定,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可选择甲硝唑和四环素。其中,甲硝唑消炎效果相对明显,但是如果患者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或者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则不能使用。如果患者肝功能或肾功能有衰竭表现,应当将药物减量。四环素同样可起到明显的杀菌作用,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但对于肾功能和肝功能较差,或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则不能使用。一些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局部刺激或过敏反应等,需格外注意。
手术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方式,包括洁治术和刮治术。前者是通过器械将牙冠上牙垢和牙石去除的治疗方式,去除之后将牙面磨光,达到消除炎症的效果。但如果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患传染性疾病,则不能应用超声洁牙。刮治术也可以将牙龈表面的菌斑和牙石刮除,牙面磨光后,避免牙石和菌斑长时间沉积。对于牙周袋深度≥4 mm的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
牙周炎患者平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平时应做好症状监测,重点监测菌斑数量。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食物,避免刺激性较强和辛辣食物,例如辣椒、咖啡、烈酒等,减少对牙周的强烈刺激。寒凉和生冷的食品也不能吃,否则会使患者感受到强烈痛感。建议选择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以促进牙周炎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