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晕厥的院前急救
作者: 张锋晕厥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状况,了解其原因和应对方法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晕厥
晕厥是因脑部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诱发晕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神经-血管性晕厥:由于身体调控血管收缩舒张的神经功能出现问题,导致血管功能不正常,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等。此外,在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时也可能会发生晕厥。
(2)心源性晕厥:这是所有晕厥类型中最危险的一种。当心脏出现问题,如心肌梗死,导致血液无法有效供应给大脑时就会发生晕厥;又比如阵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都容易引发心源性晕厥。这类型晕厥一旦发作,需立即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3)脑源性晕厥:这类晕厥患者的大脑血管功能异常,比如患有脑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变窄或堵塞。当大脑缺血时就会发生晕厥。这类患者在晕厥发作前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4)其他原因: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过低,大脑缺少葡萄糖供给;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因呼吸太急促,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大脑缺血;重度贫血患者血液中红细胞太少,运氧能力差。这些因素都会引发晕厥。
晕厥的前兆
(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全身无力,走路时摇摇晃晃,难以保持全身平衡;出冷汗,面色苍白;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恶心、呕吐。
(2)心源性症状:如心律失常、胸闷、心悸、头晕眼花。
(3)脑源性症状:如语言含糊、流口水、肢体麻木、瘫痪。
(4)其他症状:饥饿(与低血糖导致缺乏能量供应相关)、过度换气(与紧张、焦虑相关)、眼球震颤(与大脑平衡功能不佳相关)。
院前急救的过程
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若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很难分清是何种原因引发的晕厥,所以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还可以进行以下干预。
(1)判断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同时,将患者置于平卧,头部侧向一边防止误吸。若患者恢复意识,询问不适症状并协助送医。(2)若患者发生了心搏骤停的情况,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旁边还有其他人,嘱咐对方赶往最近的地点取AED。在AED到来之前,需不间断地进行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的注意事项
(1)将晕倒的患者平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其腰带、衣领等,以中凹卧位的方式安置,有助于患者呼吸更加顺畅。同时,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
(2)用手指进行穴位按压,包括人中穴(在上嘴唇和鼻子中间,上嘴唇上方1/3的凹陷部位)、中冲穴(为中指指尖的中央)、合谷穴(在手背上,食指及拇指之间肌肉的最高点)。按压力度要适中,持续1~2 min。
(3)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则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或肺部,避免窒息或是肺炎。
(4)患者清醒后,应根据其既往病史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血糖过低引发的晕厥,可让患者适量喝点糖水。晕厥好转后应避免让患者站立,以免再次出现晕厥。
(5)若发现晕厥患者出现呼吸缓慢、有鼾声及面色潮红等表现,脉搏<40次/min或>180次/min,
应怀疑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需立即拨打“120”,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特别要提醒,在未明确情况前,严禁摇晃意识不清的患者,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特别伴发心源性疾病及脑出血的晕厥患者,随意摇晃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拨打“120”。
有效救治的指标
(1)意识逐渐清醒:患者慢慢恢复意识,能够睁眼,对刺激产生反应。
(2)头晕、恶心及脸色苍白好转:头晕、恶心等症状减轻;脸色不再那么苍白,恢复正常的红润状态。
(3)全身酸软好转:身体不再那么乏力,感觉有力气了,且还能够慢慢活动身体。
晕厥的预防
(1)避免诱因:晕厥有明确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突然改变体位等,需尽量避免。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对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对于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需按时服药,定期随访,控制好血压及血糖。
(3)避免高位环境:如避免在高处作业,以防晕厥时发生坠落事故;避免驾驶重型机械或机动车等。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节律,避免因疲劳引发晕厥。建议每天固定作息时间,保证每天7~8 h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吸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晕厥的风险,故需严格戒烟。起身时(如从坐姿或卧姿),应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站立,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5)合理饮食:例如,贫血患者应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等补铁的食物。定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选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以维持血糖稳定。多摄入富含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及蔬菜,以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6)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可选取瑜伽、游泳、散步等,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7)主动补水: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特别是出汗的时候,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但要避免过量摄入含有酒精或是咖啡因的饮料,以防脱水。
(8)管理情绪及压力:通过正念冥想及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体,避免情绪激动导致的血管性晕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晕厥。
(9)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能及早发现可能引起晕厥的潜在危险因素。
(10)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及信息卡:比如,糖尿病患者外出应随身携带糖果,心脏疾病患者应携带硝酸甘油等,以备不时之需。建议佩戴个人信息卡,以便在晕厥发生时他人可及时提供帮助。强化对情境相关性晕厥的关注,常见类型包括咳嗽性晕厥及排尿性晕厥。对于排尿性晕厥,建议患者起床排尿时动作应缓慢,避免突然用力,夜间可使用便携式便器,以减少起床次数。对于咳嗽相关性晕厥,需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避免剧烈咳嗽。咳嗽时建议采取坐下或是蹲位的姿势,以减少胸腔压力对脑供血的影响。
结束语
虽然晕厥常见,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