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 让生娃更加舒适
作者: 田蕊在迎接新生命的历程中,分娩之痛常常让产妇心怀忐忑。因为疼痛不仅会导致产妇体力消耗加剧、精神紧张,还可能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甚至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无痛分娩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并非让产妇在分娩时完全毫无痛感,而是借助各种方法,大幅减轻分娩带来的剧烈疼痛,让产妇能相对轻松地度过生产过程。目前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是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具有稳定、长效、可调控等优势。麻醉医生会在产妇的腰椎间隙进行穿刺,置入一根细导管,通过它持续、小剂量地给予局部麻醉药物。这些药物能阻断疼痛信号从子宫、产道向大脑传递,在有效减少疼痛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产妇运动能力,配合助产士用力分娩。
无痛分娩的优点
减轻痛苦
分娩过程中的宫缩疼痛,是一种强烈、持续且难以忍受的腹部及腰部酸痛、坠胀感。其程度之剧烈,犹如肠胃同时发生严重痉挛,并伴随重物压迫之感,不仅考验着产妇的生理极限,更对其心理状态造成极大压力。无痛分娩技术通过精确控制药物剂量与给药方式,能够有效将这种剧痛降低至可耐受范围内。产妇在无痛分娩的帮助下,得以从原本的大汗淋漓、痛苦喊叫中解脱出来,转变为能够平静呼吸、积攒体力,为接下来的分娩过程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促进分娩
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不仅消耗产妇的精力和体力,还会影响产妇的配合度和分娩效率。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能显著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使其身心得以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产妇能更有效地听从助产人员的指挥,在关键时刻用力,从而实现对产程的更好控制。这种积极配合不仅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还能降低因产妇体力不支、过度紧张而导致的产程延长或难产风险,为母婴创造更有利的分娩条件。
保障母婴安全
在规范操作下,无痛分娩所使用的药物剂量经过严格把控,药物在母体血液中的浓度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药量微乎其微,基本不会对胎儿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后续的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无痛分娩的流程
评估与准备
当产妇进入产程,宫口扩张至2~3指并主动提出无痛分娩诉求时,专业医护团队便迅速开启评估工作。产科医生会对产妇整体身体状况进行细致检查,并查看血压、心率、凝血功能等基础指标,确保处于正常范围,适宜接受麻醉。麻醉医会进行会诊,与产妇充分沟通,解释无痛分娩原理、潜在风险及注意事项,取得产妇知情同意。护士则着手准备各类医用耗材、药品,调试好相关监测设备,为手术开展做好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
在确定产妇符合无痛分娩条件后,护士会在产妇手臂合适位置,通常是手背或前臂,挑选一根充盈、弹性良好的静脉血管,进行静脉穿刺并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
摆好姿势
为了让麻醉医生精准实施穿刺操作,产妇需配合摆出特定姿势。一般采取侧卧位,将靠近床面一侧的腿伸直,另一侧腿屈膝尽量贴近腹部,同时双手环抱屈膝腿的膝盖,像一只蜷缩的虾米,尽可能弓背,把腰椎间隙充分暴露出来,为麻醉医生定位硬膜外穿刺提供便利,降低穿刺难度与风险,提高穿刺成功率。
硬膜外穿刺
一切就绪后,麻醉医生会对产妇穿刺部位皮肤进行大面积消毒,铺上无菌洞巾,营造清洁的操作环境;然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用细针抽取少量局麻药物注入皮肤、皮下组织,减轻后续硬膜外穿刺针破皮时带来的刺痛感;随后,在超声引导辅助下,将特制的硬膜外穿刺针缓慢、平稳地经腰椎间隙刺入硬膜外腔。
连接镇痛泵
导管安置妥当后,将调试好的镇痛泵按照设定好的初始流速、持续剂量,药物经导管匀速、精准地进入硬膜外腔。镇痛泵具备灵活的调节功能,在后续分娩中,助产士、麻醉医生会依据产妇宫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适时调整药物剂量与流速,保障全程镇痛效果稳定、有效。
分娩过程
随着镇痛泵开启,产妇告别剧痛折磨,进入相对舒缓的分娩阶段。在此期间,助产人员会密切观察产妇宫缩频率、强度,监测胎心变化,同时留意产妇的精神状态、体力储备情况。产妇在镇痛助力下,能从容依照助产士指导,在宫缩来临时合理屏气、用力,推动胎儿在产道内稳步前行。整个分娩过程会有条不紊地推进,直至胎儿顺利娩出。
分娩结束
当胎儿娩出、胎盘完整排出后,标志着分娩完成。此时,麻醉医生会关闭镇痛泵,拔除硬膜外导管,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覆盖敷料,随后将产妇转运至病房休养,开启产后康复新旅程。
无痛分娩后的注意事项
充分休息
产后,产妇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此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充分休息,让身体得以恢复。在病房中,应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还能促进子宫复旧和盆底肌等肌肉群的修复。睡眠时,可尝试侧卧与平卧交替,以减轻腰部压力,使身体各部分均匀放松。
观察身体反应
无痛分娩后,虽然疼痛得到缓解,但还是有一些身体反应需要关注。特别是穿刺部位,要留意是否有渗血、红肿或疼痛加剧的情况,这些都是可能感染的信号,一旦发现,应立即告知医生。同时,要注意观察下肢的感觉和运动能力。麻醉药物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残留,短暂影响下肢的肌力和感觉。如果数小时内这些症状没有自行恢复,或者出现其他不适,也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得到专业的处理。
产后及时排尿
无痛分娩有时可能会干扰到膀胱的神经感知功能,导致产后尿潴留。即使产妇暂时没有尿意,也要在产后2~4 h内尝试主动排尿,比如通过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法来促进排尿。如果排尿困难,千万不要强行忍耐,这样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饮食调理
分娩后,产妇身体对营养的需求显著增加。刚开始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比如小米粥、软面条等,既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又能提供必要的营养。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步过渡到富含蛋白质(如鱼肉、蛋类)和维生素(如新鲜蔬果)的常规饮食,这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和身体的康复。记住,饮食调理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结束语
无痛分娩后的恢复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产妇通过合理的休息、密切的身体观察、及时的排尿以及科学的饮食调理,可以更快地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迎接与宝宝共同成长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