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

作者: 王刚 李芳霞 于小青

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0

摘要: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65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予以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指标[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认知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PY、BDNF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WISC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关键词:小儿癫痫;卡马西平;托吡酯;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癫痫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全国范围内癫痫的患病率在5‰~7‰,每年新增病例40~60万例。半数以上癫痫患者首次发病均在儿童时期,主要发病原因为热性惊厥、代谢障碍、颅脑外伤、遗传、感染等。该病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认知功能,并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阻碍[2]。因此,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抑制癫痫患儿病情发展,对其智力、认知、心理等多方面功能的发育均具有积极影响。现阶段,临床治疗小儿癫痫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卡马西平为传统的抗癫痫药物(AEDs),虽然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短期疗效不显著,且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65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癫痫诊断标准[4];年龄≤14岁;近两个月未服用AEDs;研究前癫痫发作频率达2次/月;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过敏;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精神类疾病;中途转院或更换治疗方案。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口服,15 mg/kg,

2次/d,于早晚餐后30 min服用。研究组予以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卡马西平用药同对照组;托吡酯口服,初始剂量0.5 mg/kg,2次/d,后每隔1周增加0.5 mg/kg/,2次/d,直至增加到

2.0 mg/kg,2次/d后,以该剂量维持治疗至结束。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癫痫发作频率判定,频率下降>75%,为显效;下降50%~75%,为有效;下降<50%,为无效。(2)神经功能指标:治疗前、治疗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3)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治疗前、治疗3个月,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评估,包括总智商(105分)、言语理解(94分)、加工速度(125分)、工作积极(106分)和直觉推理(104分)5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PY、BDNF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WISC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尚未明确小儿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多认为其与大脑皮层遭受各种刺激而异常放电有关。过度放电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终诱发该病[5]。此外,免疫反应同样在小儿癫痫患者的疾病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癫痫发作时,会刺激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机体炎症反应,若不能尽快得到控制,将进一步损伤神经元,使得患者病情持续性加重[6~7]。

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均为临床常用的AEDs,在抑制癫痫发作、减轻患者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改善其脑电图参数,调节机体神经功能,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卡马西平作为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抑制剂,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细胞膜,使其表面钠离子通道失活,进而达到抑制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目的;托吡酯能够同时阻断钙离子、钠离子通道,拮抗谷氨酸、红藻氨酸受体,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协同改善患者脑部异常放电情况,修复受损神经,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稳定病情[9~10]。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NPY、BDNF、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患者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体内多项神经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波动[11]。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该病,能够通过调节机体钙离子与钠离子浓度,削弱神经的兴奋程度,确保信号正常传递,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最终促使NPY、BDNF、NSE等重要神经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研究组治疗后的WISC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原因可能为,这两种药物可抑制兴奋性神经传递,控制癫痫反应,缓解机体不适症状,进而提高认知

功能[12]。

综上所述,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凤林,牛锦龙,尚娇娇,等.小剂量维生素B6辅助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1):1718-1719.

[2]金超,董琰,张双,等.药物联合方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其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水平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6):636-638,641.

[3]李亚楠,吴奕婷,刘春香,等.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的抗癫痫作用以及对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5):635-640.

[4]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基因性全面性癫痫临床诊治实践指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10):973-976.

[5]钟川,周丹,田永攀,等.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2):115-118.

[6]解国圣,刘子宸,张娜,等.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对小儿癫痫认知功能、脑电图及不良反应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3):303-304,307.

[7]马林楠,刘卓,吴芳,等.奥卡西平+维生素B6+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视频脑电图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10):1432-1435.

[8]张成,渠蕊,李蕊,等.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及对脑电图参数、神经因子、安全性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9):35-38.

[9]徐薇薇,易宗艳,彭登发.维生素B6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AQP4、GFAP、GABABR1水平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3,51(3):387-390.

[10]徐红,葛静芳.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复方氨基丁酸维E

对癫痫患儿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32(9):1337-1343.

[11]解国圣,刘子宸,张娜,等.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联合拉莫三嗪对小儿癫痫患者血清GFAP、HMGB1水平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4):396-400.

[12]王大永,裴剑,洪铭岩,等.卡马西平对癫痫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Kv7.4通道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3,48(8):887-89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