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肾病 守护肾脏健康
作者: 晏花龙肾脏位于人体腹膜后部,其核心功能包括清除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调节血压等。一旦肾功能出现异常,不仅会导致排泄不畅、血压上升,还能引起身体多方面生理功能失衡。然而,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因此,提高对肾病的认识,及时发现并治疗,是守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肾病的概念
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功能损害,导致肾脏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等的病症,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患者可出现水肿、尿少或无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遗传、生活环境、慢性病有关,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肾功能异常,重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电解质失衡、贫血、心血管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等,需要透析或移植。对于肾病患者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包括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原则,避免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肾脏的作用
生成尿液
人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垃圾,只有排出体内,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新陈代谢是人体排出多余垃圾一个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内大多数垃圾会通过肾小球过滤,然后肾小管分泌,之后伴随尿液排出体外。
维持体液平衡
肾小球过滤垃圾后,肾小管会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行重新吸收,再进行过滤,并将多余垃圾如废水、废物等清除出去,以维持体液平衡。
内分泌作用
肾脏可分泌肾素、激肽等物质,参与调节血压,并提高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分泌身体所需激素,促进身体内循环正常运转。
常见肾病与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病损局限于肾小球或主要是肾小球损害一组肾脏疾病,患者会出现少尿、水肿、血尿、腰酸、发热等症状。根据临床研究,这可能与细菌感染或药物等有关系。常见疾病有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指因全身性疾病引起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肾,表现为浆膜炎症状、血尿、蛋白尿、神经精神症状、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心肌损害等。由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种类、患病原因、身体免疫等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如果是继发性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结合临床症状对症调理,如遵医嘱使用复方环磷酰胺片、环孢素软胶囊、百令胶囊等,必要时采取肾脏移植的方式治疗。
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疾病指一组以肾小管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肾脏病变,患者可出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或低分子量蛋白尿、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研究发现,肾小管疾病主要诱因有遗传性和获得性。遗传性是指家族中有人患肾小管疾病,相对患病风险可能会升高;获得性指因感染、中毒、免疫、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等影响,引发肾小管疾病。患者平时应关注尿液变化和身体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肾脏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指因为身体受到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影响肾功能正常运行,比如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脏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艾滋病患者)。此时,如果有病原菌入侵泌尿系统或者血液系统,易引发肾脏感染,常见的有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道梗阻导致的尿路感染等。
肾病的早期症状
血尿
血尿是肾病最为常见表现症状之一。但在患病初期,部分患者可能无法直接发现血尿,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数量,确定是否有血尿问题出现。若检查结果显示≥3个,需根据医生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后积极治疗。
水肿
水肿主要指身体受某些原因影响,出现面部、眼睑、下肢等部位肿胀。比如,在夜晚入睡前,若喝水较多,可能在早上起来时,出现脸部水肿;肾功能出现失调,无法排出多余水分,也会出现水肿。因肾病引发的水肿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甚至会因为患者运动次数增多而越发明显。另外,肾病引发的水肿患者尿量会减少。
夜尿频多
一些肾病,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还会引起起夜次数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小管浓缩功能逐渐下降,导致尿比重降低。
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病引发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血压变化。如发现血压忽然升高,而近期生活较规律、饮食健康、无吸烟等,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查询原因。如检查结果显示为肾病引发的高血压,应积极治疗。
肾病的预防
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肾病的第一步。相关部门可进行宣传教育,了解肾病,以及日常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肾病。
重视日常饮食健康
饮食上,建议摄入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尤其要控制盐分摄入,每天不能超过5 g,因为过多摄入盐分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肾脏负担。蛋白质虽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在1.0~1.2 g,就能够满足营养需求。因此,要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等。此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废物排泄,减轻肾脏负担。
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挑食偏食,每日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证生活环境健康
房间要每天通风,保证空气清新,远离粉尘多、化学气味严重的地方。
结束语
总之,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提前预防、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就能有效守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