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外伤护理全攻略

作者: 武容

口腔颌面是人体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位,其作用是语言表达、咀嚼等。颌面外伤主要是指发生在颌面部的软组织损伤及骨折。其中,软组织损伤包含切割伤、钝挫伤、刺伤等;骨折包含颧弓骨折、鼻骨骨折、上颌骨骨折等,通常是因爆炸损伤、暴力撞击等原因导致的。

颌面外伤的表现

(1)出血:颌面部有着极为丰富的血管,主要症状是局部出血。

(2)呼吸道不畅:受伤之后因组织有水肿、舌后坠、分泌物堵塞等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出现不畅的情况,严重时会窒息。

(3)感染:颌面部包含多个腔窦,极易引起感染,表现为语言不清、鼻塞、进食困难等情况。

(4)神经损伤:损伤面神经会导致患侧壁唇沟变浅、不能闭眼等,腮腺受伤会引发涎瘘。

(5)其他症状:出血量过多或者有颅底损伤时,会有休克、昏迷、血压下降等症状。

颌面外伤特点

(1)颅脑损伤:颜面骨骼与颅骨紧挨在一起,很多颌面外伤患者伴有颅脑损伤,如颅底骨折、脑震荡、颅内水肿等。

(2)窒息:口腔颌面部处于呼吸道上端,受伤之后由于软组织损伤、分泌物堵塞等会引起窒息。

(3)感染:由于窦腔中有着大量细菌,受伤之后创口与腔窦是相通的,增加了感染发生风险。

(4)大出血:颌面部皮下组织比较疏松,筋膜间隙较多,受伤之后很容易形成组织内血肿。

(5)功能障碍与颜面部畸形:功能障碍与颜面部畸形对患者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

颌面外伤护理措施

重点护理

(1)窒息:这是颌面外伤最严重的问题,在救治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一旦发现患者有鼻翼翕动、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等症状时,首先考虑窒息,并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异物,牵出后坠的舌,将下坠的上颌骨块吊起来,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术。

(2)预防失血性休克:口腔颌面的血管、淋巴管丰富,受伤之后很容易出血,尤其是颌内动脉损伤,止血难度比较大,患者会出现出血性休克。因此,在护理时要按照受伤部位、损伤性质,观察患者的出血状况,不仅要有效止血,更要补充血容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补充液体时控制好速度,避免加重脑水肿。

(3)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神志和瞳孔变化,以及耳鼻中是否流出清亮液体或者血液。一旦发现有清亮液体或者血液流出,很有可能是脑脊液外漏,要高度怀疑合并脑外伤,并及时告知医生。

心理护理

颌面外伤的发生比较突然,再加上受伤之后面部出血、颌骨骨折、容貌改变、张口受限等,患者存在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例如:通过宣教的方式传授相关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帮助解决;做患者忠实听众,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帮助其正确宣泄不良情绪;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以真挚的态度面对患者,获取其信任;鼓励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创面护理

由于颌面部的腔窦中极易存在致病菌,与创面相通之后感染风险很大,所以要及时对与创口相通的腔窦进行清理,之后作闭合处理,预防感染。加强创面处理,确保创面清洁程度及干燥程度,使用碘伏擦拭,减少感染概率。及时处理渗血或脓液创口,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然后用药包扎,定时换药,预防感染。

口腔护理

使用0.02%呋喃西林液进行口腔清洁,每天2次,进食后漱口,确保口腔清洁。颌间结扎、张口受限患者使用20 mL注射器抽吸漱口液反复加压冲洗,直至口腔干净;或者含漱3~5 min,然后使用吸引器吸出来。

饮食护理

因颌面外伤患者张口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面部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不能咀嚼食物,所以需通过鼻饲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间隔为2 h一次,提高机体修复能力。鼻饲5~7 d后,改为使用橡皮管吮吸食物,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期间控制好吮吸速度。

针对不能吮吸的患者,将皮管通过缺牙部位或者磨牙间隙进入口腔,沿着患者吞咽节奏慢慢喂食,避免发生呛咳。颌面部肿胀明显且不能吸吮患者,使用注射器注入法或者把流食注入到液体瓶中,把输液管的一端插到瓶中,另外一端放到患者口腔中,让患者自己调节流速。鼻饲需少量、多次进行,当患者适应之后逐渐增加鼻饲量。餐具使用前后要消毒。

疼痛护理

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与表达方式不同,所以要多倾听患者主诉,并予以理解和尊重,禁止当着患者面讨论病情。

医务人员应以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解释引起疼痛原因,并通过药物、物理疗法等减轻疼痛。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满足其提出的合理需求。评估其疼痛程度、时间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

用药护理

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用法等,让患者对药物有正确认知,减轻对药物的恐惧感。用药后观察患者变化,避免出现比较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向患者解释药物副作用的引起原因与处理措施,使其做好心理建设。在患者出现抵触用药的情况时,做好沟通及解释,使其意识到用药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

健康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知识,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纠正错误认知。叮嘱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控制、调节不良情绪;养成日常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告知患者不要碰撞、压迫、手捏颌面部,在洗脸时使用棉质毛巾轻轻擦拭,尽量不碰触骨折部位;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及时了解恢复状况。

康复护理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运极为丰富、有着很强的组织愈合能力,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不仅能促进骨折愈合,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需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进行康复指导,具体如下。

单纯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在术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做下颌咀嚼运动;髁状突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在术后1周时进行功能锻炼;颌间结扎患者在2~3周时拆除牙弓夹板之后进行功能锻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直到开口度达到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三横指宽度。值得注意的是,锻炼初期时肌肉与关节会有痛感,患者需要加以克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