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常见呼吸道疾病

作者: 肖森

呼吸道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可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生,患者会存在多种不适症状。在此,有必要了解常见呼吸道疾病以及防治方法。

常见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特点为存在高度传染性,且传播速度较快,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一旦患上流行性感冒,会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头痛、倦怠等一系列全身症状,同时伴随轻微的咽痛、流鼻涕和鼻塞等局部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9℃~40℃。此外,流感病毒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并加重原有的慢性基础性疾病。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诱发病菌为肺炎支原体。该病菌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可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流鼻涕时,分泌物中会携带病原体。支原体感染容易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广泛传播,尤其是小学、幼儿园等。支原体肺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气促等情况,当患者退热后,咳嗽还会持续1~2周。

腺病毒和合胞病毒感染

腺病毒和合胞病毒也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属于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主要传染源为腺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或通过手接触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又触摸口、鼻、眼引发感染,或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容易反复感染,且传染性较强,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即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者污染物。合胞病毒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8 d,当感染该病毒后,患者起初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会出现症状。症状较轻的患者与普通感冒十分相似,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低烧以及咳嗽等情况。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大多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依靠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自愈,不需要过多地使用抗病毒药物。而对于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儿童、癌症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则需要使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改善病情。但很多患者发现,当呼吸道疾病的其他症状都已经好转,唯独咳嗽还在反复,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受到鼻水倒流的影响,虽然感冒已经好了,但鼻腔黏膜还处于十分敏感的状态,且正处于修复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黏稠的分泌物(鼻涕)。这些黏稠的鼻涕不是向外流出,而是朝内顺着鼻腔流入上呼吸道,最先刺激到咽喉,进而引发咳嗽。

病毒会对上呼吸道造成伤害,形成炎症,也就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炎。当病毒被消除后,还会遗留下一些伤痕,对气管或支气管造成损害。那些坏死的细胞会被气管或者支气管里面的黏液包裹,形成痰液,并向上送出。当痰液刺激到喉咙时,患者就会出现咳嗽症状。另外,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而引发了肺炎,即便病毒已经被清除,但肺泡里面的炎性物质还需要慢慢释出,此时就需要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炎性物质排出体外。

为了区别咳嗽是因为气管炎/支气管炎还是肺炎,可选择拍片明确。由于气管及支气管炎不会影响肺部,因此在X光拍片时可以发现整个肺部是干净的。若双肺在X光照射时呈现出白茫茫一片,则表示存在肺炎。对于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基层医疗机构就可以解决。

当患者出现干咳时,可多喝温水缓解,或者在温水中添加蜂蜜或柠檬,起到润喉的作用,这样能减少鼻水倒流产生的刺激;同时,患者需要将鼻涕清理干净,不要吸回去。也可以短暂(通常情况下连续使用不超过5 d)使用一些激素类的喷鼻药物,以及口服止咳化痰药。需提醒,用药应遵循医嘱,因为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个体化症状选择药物及用量,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无论是选择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一般需要3~7 d的治疗周期。部分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咳嗽压制住,往往是因为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此时要进行消炎处理。在选择消炎药上,常见的是激素类药物,应遵医嘱小剂量、短期使用。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勤洗手

预防呼吸道疾病需从多方面进行,其中保持手卫生尤为重要。比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手接触进行传染,因此需勤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消毒双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后。在洗手时,应选择6步洗手法,必要时行7步洗手法。此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并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多喝水

为预防呼吸道疾病,平时要多喝水,不仅能保持鼻黏膜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保持空气流通

为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常开门窗通风。研究发现,良好的通风可消除空气中80%的病菌。

防寒保暖

为预防呼吸道疾病,需要加强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物。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时应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避免冷空气刺激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开窗通风,维持合理的温度与湿度。

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更易受到病菌侵袭。为提高免疫力,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

日常饮食要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保证食物多样化,尽量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如果平素身体较为虚弱,可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补,以提高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远离密集人群

在流感高发季节要做好防护措施,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包括电影院、大型商场以及网吧等。抵抗力较差者外出时佩戴好口罩,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