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隐形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 杨文佳 王倩倩 李露桐

睡觉时,人体软腭和舌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气道变得狭窄,当气流通过时会产生震动,这种震动声便是呼噜声。当夜间鼾声如雷,并伴随呼吸暂停(呼噜声音变大,又时而突然没声音),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会导致患者频繁觉醒,睡眠连续性差,严重时会引发猝死。患者沈某,69岁,身高175 cm,体重78 kg,体质量指数(BMI)25.5 kg/m2,反复打鼾15年,近3年症状加重,夜间睡眠时经常被憋醒。由于夜间睡眠差,沈某白天倦怠犯困,甚至吃饭、开车时也打瞌睡。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患者整夜睡眠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250次,平均每小时85.23次,睡眠期最低血氧饱和度为55.0%,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时胸腹呼吸运动的情况,临床上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分为中枢性(CSAS)和阻塞性(OSAS),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睡眠期间上气道反复出现完全阻塞(呼吸暂停)或部分阻塞(低通气)为特征,表现为夜间睡眠过程中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口干,白天嗜睡明显,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理、智力、行为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

(1)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超重。研究发现,高达60%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由于肥胖所致,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病风险也会升高。肥胖的标准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25 kg/m2。

(2)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部肿瘤、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等。

(3)年龄和性别:男性和老年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4)吸烟和饮酒:长期吸烟会刺激喉部,引起喉部炎症,饮酒会放松喉部肌肉,均可增加患病率。

(5)遗传因素: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打呼噜,但是打呼噜并不代表就患有该病。时间短、呼声小、有节奏的呼噜是生理性的;而呼声大、不规律,似火车轰隆声、电钻声,则是异常的。但大多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对自己的鼾声情况并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否患有呼吸暂停,在此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地自我判断。

(1)你是否觉得夜间睡眠较浅?是否会在睡梦中憋醒?或者睡醒时经常感到胸闷或呼吸困难?

(2)同寝者是否抱怨你的鼾声很大,并且出现呼吸中断现象?

(3)你是否觉得白天非常疲惫、嗜睡?常常不由自主地睡着?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那么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需要到医院行相应检查。

多导睡眠图(PSG)是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通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诊断,并确定类型及病情轻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睡眠过程中平均每小时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AHI≥5 次 / h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标准。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可判定严重程度。轻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5~15 次/ h;中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15~30次/ h;重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0次/ h。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包括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运动;戒酒、戒烟,以及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药物;侧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白天避免过度劳累。

(2)病因治疗:针对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等咽部疾病。

(3)器械治疗: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也就是通常说的呼吸机,是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方法。采用气道内持续正压送气,可使上气道畅通,改善夜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症状,部分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采用口腔矫治器(OA)治疗(有颞颌关节炎或功能障碍者不宜采用)。

(4)手术治疗:包括鼻手术(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摘除术、鼻甲切除术等)、腭垂软腭咽成形术、激光辅助咽成形术、低温射频消融术和正颌手术、外科减重手术等。

(5)中医治疗:针灸、推拿以及功法均可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经络,改善喉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呼吸通畅,缓解相关症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适当控制体重可以减轻喉部和颈部的脂肪堆积,减少气道受压。

(2)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能会导致喉部肌肉松弛,增加患病风险。

(3)改变睡姿:尝试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位,可以减轻舌根后坠,保持气道通畅。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导致上气道狭窄的疾病,如鼻炎、鼻中隔偏曲。

结束语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你或家人存在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帮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