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产后康复护理
作者: 李琪产妇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非常虚弱,此时进行产后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体力、缓解产后不适、调整心态,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怎么才能做好产后康复护理呢?
什么是产后康复
产后康复是指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帮助其身体与心理恢复至孕前健康状态的过程。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身体恢复、心理调节、营养调节与运动恢复等。
产后身体的变化
乳腺
女性在产后,乳腺会出现乳汁不足、乳腺不通、乳腺炎等症状。因此,要及时做乳腺疏通(理疗通乳等),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能帮助解决一些乳腺方面的问题。
子宫
子宫复旧是指在胎盘娩出后,出现子宫肌纤维缩复、子宫血管改变等,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的状态。随着胎儿胎盘的离开,子宫体肌细胞会缩小,子宫的大小和重量随之改变。通常产后10 d,子宫就会降到骨盆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至怀孕之前的大小。子宫颈入口在分娩后1周内闭合,宫颈管恢复正常;在产后4周,宫颈会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
盆底肌
盆底肌是围绕着骨盆壁的一组肌肉,能够封闭骨盆底。这组肌肉群就像是一个“吊网”,将尿道、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牢牢吊住,使它们保持在正常位置,发挥各自的功能。不少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网”的弹力减弱,“吊力”不够强的情况,而“网”内部的脏器就不能保持在原有的位置,可出现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尿失禁、腰酸背痛及性交痛等。
产后护理要点
乳腺护理
产妇在产后营养要全面,保证食物的多样性,不要偏食、挑食,可适当多吃猪蹄、牛筋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有助于乳房弹性的恢复。平时按照先顺时针再逆时针的方式进行按摩,每天早晚各1次,以促进乳腺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细胞的代谢,从而达到塑形的目的。在哺乳期间,可选择双乳交替喂养。若婴儿习惯于吮吸一边的乳房,产妇可将另一侧的乳房用吸奶器抽出,保证两个乳房大小均匀一致。淋浴时,先用热水冲洗乳房,再用凉水冲洗,通过冷热交替的方式刺激,可促进乳腺的血液循环,增加胸部皮肤的张力。在母乳喂养初期,产妇可以开始穿内衣,能对胸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乳房的血液循环更加通畅,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防止乳房下垂。
子宫护理
产妇可根据恶露的时间判断子宫的恢复状况。恶露指的是产后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产后1周,恶露量比较多,颜色鲜艳;产后2周,恶露量会变少,颜色变成粉红色;产后3周后,恶露量会变少,颜色变成白色。若女性在分娩后的42 d内恶露还没有排干净,要考虑是否存在子宫复旧不良,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中药热奄包等方法进行子宫复旧,使子宫恢复到孕前的水平。产妇在产后还要避免憋尿,以减少膀胱的压力;不要在床上躺太久,产后6~8 h就可以坐起来;产后第2天若身体不感到疲劳,可以尝试下床活动,以促进身体恢复。此外,产后要及时喂奶,因为当乳头受到刺激时,子宫会下意识地收缩,从而促进子宫的恢复。
盆底肌护理
产后42 d至6个月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在产后42 d内,产妇应去医院对盆底肌肉的恢复状况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要进行治疗。对于盆底康复治疗,可通过电刺激让盆底肌的张力恢复正常,一般需要治疗2~3个疗程。平时在家可采用凯格尔练习法,做肛门与阴道的收缩动作,保持2~3 s后再放松,30~50次/ d。还可以正确使用腹带预防腹部脏器下垂,同时防止盆底肌肉松弛。一些比较缓和的运动,如产后瑜伽等,也可以锻炼盆底肌与腹肌。
头发养护
通常情况下,如果产妇生产比较顺利,可以在产后1周开始洗头。头发电烫一般要在产后1个月进行,因为生产前后的肌肤非常敏感。若有脱发的情况不用过于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的产后现象,注意保持充分营养与休息即可。当然,如果脱发一直比较严重,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皮肤护理
女性在产后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持汗腺畅通,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对于选择顺产的产妇,可以在产后第1天进行淋浴,但不建议洗澡。一般来说,在产后2~3 d,产妇体力逐渐恢复后可以开始洗澡。对于选择剖宫产的产妇,由于腹部存在伤口,可以选择全身温水擦浴,但要避免弄湿伤口,以防细菌入侵伤口引发感染。在进行皮肤清洁时,要选用中性、温和的清洁用品,不要用含刺激成分的香皂。同时,要保持肌肤湿润,可使用保湿乳液为肌肤补水,也可以用橄榄油、椰油、芦荟等天然成分的护肤品维持肌肤的水分平衡。此外,还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期接触紫外线。
产后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
产后一定要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多休息,不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还能减轻产后的疲惫感与紧张感。
合理饮食
女性在产后应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与蔬菜。另外要多饮水,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做好个人卫生
产后女性很容易发生感染,所以要时刻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更换卫生巾,防止细菌滋生。在洗澡时,要使用合适的水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保持身体的清洁与干燥。此外,室内应勤通风,让空气保持流通,避免过于潮湿。
适当锻炼
产妇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产后瑜伽,能帮助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妇若在产后没有很好地调节情绪,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因此,产妇一定要调节好情绪,同时家属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结束语
产后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产妇及家属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促进产后恢复,保证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