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高淑友
摘要: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比较两组子宫内膜逆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逆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可以改善子宫内膜逆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调节性激素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不孕;子宫内欧模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为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并且导致患者无法怀孕[1]。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发生,也可能在子宫肌层发生。临床上,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内源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激素分泌,从而降低雌、孕激素水平至绝经后水平,起到使肌瘤缩小以及治疗的目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使用这种药物,可以显著改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使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有所减小,缓解患者不适症状[2~3]。因此,术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不仅可以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确保治疗的安全性[4~5]。本研究旨在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27~41岁,平均年龄(29.51±2.66)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33±0.61)年。观察组年龄28~42岁,平均年龄(29.21±3.54)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45±0.22)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
按照不孕临床诊疗路径实施全面的不孕症检查,排除其他不孕因素。选择腹腔镜探查,这种手术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年轻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切净或破坏所有可见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同时保留子宫以及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不孕年限、内异症严重程度等因素给出具体的生育指导。比如对于年轻且内异症属轻中度的患者,术后可期待自然妊娠6个月,并给予其生育指导。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患者需全面进行医学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确诊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给予患者详细的临床咨询,使其了解GnRH-a治疗目的、效果、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GnRH-a治疗。在开始治疗之前,患者应做好准备工作,如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停止使用某些药物等。患者按照临床指示开始使用GnRH-a,通常经注射给药,具体剂量及频率根据其情况调整。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医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以便于医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6~7]。
1.3 观察指标
比较子宫内膜逆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子宫内膜逆转情况比较
观察组子宫内膜逆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生长,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等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以及不孕。合并不孕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异位组织的存在而引发生殖系统功能异常,造成难以怀孕或反复流产等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影响卵子的正常排出、精子的运动能力,同时也会提升胚胎着床的困难度。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尝试正常怀孕方式1年以上未能成功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其中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的其他部位生长,常见的有盆腔、卵巢、输卵管等。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受到激素的调节,类似于子宫内膜,会定期出现周期性出血。异位病灶对卵子以及精子的正常结合以及移行造成阻碍,从而降低受孕机会。
异位病灶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粘连会影响卵巢功能以及输卵管通畅性,引发患者受孕困难。异位病灶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以及功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以及胚胎发育。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病因复杂,治疗也应综合考虑,包括手术切除异位病灶、促排卵药物、辅助生殖技术等。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在专业临床的指导下实施治疗[8]。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主要目的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还可修复异位病灶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如囊肿、粘连等),恢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从而改善生育环境和受孕率。手术后有些患者可能能够自然受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生育能力[9~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激动剂)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一种常用药物。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伴随着周期性盆腔疼痛,GnRH激动剂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1]。GnRH激动剂通过抑制垂体脑下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可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生长及活动,减轻症状,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从而改善不孕问题。
GnRH激动剂治疗期间,由于垂体-卵巢轴被抑制,卵巢功能暂时停止,可减少卵巢对雌激素的影响,促使卵巢功能得到休息及恢复。GnRH激动剂治疗通常是在术前进行,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减小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2]。GnRH激动剂可调整排卵周期,改善人工授精或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原理是抑制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暂时性地抑制排卵,使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萎缩。停药后,下丘脑垂体重新分泌促性腺激素,机体可恢复正常排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子宫内膜逆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可以改善子宫内膜逆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调节性激素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梁海莹,周雪勤,胡明淼,等.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骨密度、雌二醇和肿块大小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3,32(3):54-58.
[2]周蒋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6):43-45.
[3]黄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与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5):4-6.
[4]刘平华.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13):81-84.
[5]马振军,仵淑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地诺孕素、孕三烯酮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4):29-33.
[6]吴姣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的效果分析[J].大医生,2023,8(16):139-141.
[7]何政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1):96-97.
[8]张丽霞,田一正,吕尚格,等.GnRH-a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替代方案冻胚移植结局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10):63-68.
[9]孙娟,张春花,刘英,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GnRH-a联合地诺孕素序贯治疗的近期疗效[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3(6):410-414.
[10]杜昕,秦海霞.GnRH-a序贯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痛经的有效性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3,21(5):39-44.
[11]黄文荣,米建锋.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3):104-107.
[12]张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2):4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