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 陈益

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0

摘要:目的 探讨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参照组予以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乳杆菌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以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以及大便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脱水缓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及呕吐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肠炎;乳杆菌片;醒脾养儿颗粒;醒脾养儿颗粒;临床症状

小儿肠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多种肠道菌群不平衡引发,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并可能伴有发热、厌食、体重迅速下降等不良症状。小儿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主要病因在于小儿脾虚胃弱、内浊伤体、饮食不调、夜啼厌食、风寒侵体,滞水留湿,需调理脾胃、祛湿利水而愈[1~2]。由于患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电、水解质丢失状况耐受度较低,且心智较低,康复进程较为缓慢[3]。

醒脾养儿颗粒具有安肠止泻之效,属于典型中成药制剂。乳杆菌片能附着在肠黏膜上形成屏障,通过降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能有效预防肠黏膜受损,并通过提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平衡[4~5]。本研究旨在探讨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参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55±0.76)岁;腹泻次数3~5年龄次,平均腹泻次数(4.75±1.76)次。研究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44±0.82)岁;腹泻次数3~5次,平均腹泻次数(4.54±1.82)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近期未参与其他有关研究;患儿家属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入院相关资料齐全;符合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6]中对小儿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性疾病;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对本研究采用药物过敏;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醒脾养儿颗粒(规格:2 g/袋)治疗:若患儿年龄<1岁,2次/d,1袋/次;若患儿年龄为1~2岁,2次/d,2袋/次;若患儿年龄>2岁,3次/d,2袋/次;持续治疗7 d。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规格:0.5 g/片)治疗:若患儿年龄<1岁,3次/d,半片/次;若患儿年龄≥1岁,3次/d,1片/次,温水送服,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无效,患儿治疗后,3 d内腹泻次数、排便性状等身体症状均无好转现象,甚至出现恶化;有效,患儿治疗后,3 d内腹泻次数较少,排便性状等身体症状明显改善;显效,患儿治疗后,3 d内腹泻次数恢复正常水平,排便性状等身体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大便异常等,每个症状为0~5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3)比较两组病情改善状况:包括脱水缓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以及呕吐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以及大便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脱水缓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及呕吐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传染性[7~8]。有研究表明,5岁及以下儿童每年会发生2~3次肠炎[9~10],可影响其身体健康,为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1~12]。因此,临床需对肠炎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

醒脾养儿颗粒具有醒血安神、利水止泻、养脾开胃等功效,但对于肠道调整保护效果较弱;乳杆菌片可调节肠道酸度,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加快小儿肠炎康复进程[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肠炎患儿联合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效果显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中,乳杆菌片可利用分解糖类而形成的乳酸以及四种菌粉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患儿肠道酶活性,提高肠道蠕动效率,进而缓解肠道黏膜受损状况[15~16];嗜酸乳杆菌则拥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可与代谢产物相互作用,抑制肠道病原菌产生,有利于肠道菌群恢复平衡[17~18]。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够促进肠炎患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19~20]。此外,醒脾养儿颗粒中所含的毛大丁草可气宣肺、清火消炎、活血止咳,专治肠胃虚寒而久泻不止;蜘蛛香性苦温和,有祛湿止泻、健胃消食、理气疏痛、消食利脾之效[21~23]。醒脾养儿颗粒主要为中药,属纯天然物质所制,因此安全性较高。醒脾养儿颗粒中所含的一点红味苦微辛,主治腹泻、便时带血、痢疾,可辅助君药,清毒散瘀、活血利水,配合其中的山栀茶,可活络经脉、除烦止渴、散毒去热。同时,醒脾养儿颗粒中含有的紫花前胡苷元异构体、枯草杆菌等,可抑制肠道痉挛,并通过促进夺氧反应,增加厌氧菌数量,加快消化系统发育速度,防止肠道屏障受损,进而加强保护作用。

此外,干预后,研究组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以及大便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脱水缓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及呕吐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可见联合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肠炎,能有效减轻患儿症状,加快其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肠炎患儿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宁亚灵,张玉柱,陈光营.肠炎宁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7):2073-2076.

[2]王立东,张玉霞,王茜.维生素B2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2):355-358.

[3]杨锦菊,阚建科,陈涛,等.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变化[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185-1186.

[4]吕明星,袁丽宜,曾媛媛,等.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22):3132-3137.

[5]蒋灵英.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55-4657.

[6]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44-57.

[7]宋彩梅.关于“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路径及制定临床研究计划的思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7):2581-2584.

[8]卢贤红,钱石陆,周敏.微生态调节剂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3,13(4):245-249.

[9]刘欢,闫新荣.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4):471-472,475.

[10]朱英莉,王延玲.醒脾养儿颗粒结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22,24(7):687-691.

[11]李文玲,杨洁,李红云,等.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2):466-468,472.

[12]汪莎莎,李敬风,丁娜,等.消旋卡多曲、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甘草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2):3584-3586.

[13]赵雅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200-3203.

[14]郑焕珍.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4):92-94.

[15]李学知.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200-201.

[16]李春鲜,王亦武.更昔洛韦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9):896-897.

[17]王联芳,王宽锋.应用思密达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7):5605.

[18]艾忠华,刘冠环,张良.双歧杆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59-62.

[19]王建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22,54(2):141-143.

[20]王介忠.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5):33-35.

[21]马举文.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8):36-37.

[22]曹绍芳.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55-56.

[23]童丽.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1):94-9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