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儿采取童趣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 王爽
摘要:目的 分析童趣化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童趣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童趣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较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童趣化护理;康复指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肺炎属于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1]。肺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易遗留后遗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近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为保证其生命健康,临床需及时给予患儿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3]。童趣化护理基于儿童兴趣特点选择其感兴趣的健康教育项目,旨在通过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4~5]。本研究旨在探讨童趣化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病程4~21 d,平均病程(11.23±2.52) d;年龄1~8岁,平均年龄(4.46±0.56)岁;男16例,女18例。对照组病程4~22 d,平均病程(11.34±2.62) d;年龄1~8岁,平均年龄(4.52±0.62)岁;男15例,女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审批号:2022KPY-013E89)。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CT、X线片检查确诊为肺炎;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喘息等症状;家属均无沟通障碍;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脓胸、呼吸系统疾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伴有免疫功能缺陷;中途退出研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家族遗传性疾病;伴肺部器质性病变;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观察组采用童趣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第一,环境护理。儿童病房墙壁上装饰卡通图案,放置儿童玩具,配备多媒体装置,营造一种温馨的住院环境;同时病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时开窗通风。第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相关延续宣教,如提醒家属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为患儿增减衣物;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疾病高发阶段,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鼓励家属带患儿进行室外活动,开展体育锻炼;教会患儿家属正确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指导家属正确为患儿翻身、拍背、吸痰的方法。护理人员可采用绘画、情境模拟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加深其对疾病的理解。护理人员还可通过玩具、健康视频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以童趣化的语言向其讲解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患儿的陌生感,保证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第三,激励教育。根据患儿的喜好准备卡通卡片、奖章、玩偶等作为小奖励,对每次配合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高的患儿予以奖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第四,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根据其营养状况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以及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儿家属按计划执行相关内容促进患儿康复。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指标:主要观察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患儿治疗依从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52,重测效度为0.862,量表包括10个问题,每题0~3分,总分30分,<10分为不依从,10~20分为部分依从,>20分为依从,依从+部分依从=总依从。(3)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估,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重测效度为0.864,包括4个项目(护理态度、健康指导、操作技术、护理效果),每项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属对护理服务越满意。(4)比较两组肺气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指导、操作技术、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肺炎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反复等特点[6]。春季和冬季为小儿肺炎的高发季节,患儿发病后伴有发烧、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干咳、胸闷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累及较多脏器,使病情加重,不仅提高整体治疗难度,也会对患儿身体健康带来损害[7~8]。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但因患儿年龄较小,发病后易产生不安、焦虑情绪,从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影响疾病转归[9]。因此,对肺炎患儿采取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
童趣化护理主要用于小儿人群,该模式主要是结合肺炎患儿“童趣”共性特点,利用相关童趣娱乐活动,循序提高患儿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配合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童趣化护理模式在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指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童趣化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儿的生理及心理护理,尽可能地满足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合理需求,将护理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得到患儿和家属的信任,进而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11~12]。同时,童趣化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童趣化的护理服务,通过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缓解患儿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此外,童趣化护理通过激励教育等形式激发患儿自我潜能,提高其治疗自信心,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恢复;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家属更为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童趣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较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月,杨帅.以信任建立为基础的动画视频教育在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10):1564-1566.
[2]齐欣,邵瑞娜,代雪曼,等.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6):948-950,954.
[3]张翠娟.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延伸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434-3437.
[4]马兰,陈谷.基于儿童医疗空间童趣化设计的专项护理对雾化吸入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306-1309.
[5]杜成娟,韩玉芹.层级链式护理对肺炎患儿症状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8):3427-3430.
[6]王春苗,饶婷.赋能心理干预对肺炎患儿遵医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9):1348-1353.
[7]袁薇,李玉勤,周洁玉,等.思维导图引导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9):2971-2977.
[8]叶玉敏,麦秀连,杨露,等.人文关怀联合亲情式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7):1020-1023.
[9]李晶晶,乔建云,弋曼,等.路径健康教育管理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家长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3):190-193.
[10]孟晓媛,董柳菊,张碌.童趣式动画情境教育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32-35.
[11]邹长秀,王艳萍,谢拔群,等.童趣化护理结合视频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7):150-152.
[12]郑亚妮,杨夏.童趣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