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

作者: 杨文雄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Qmax、BC、PV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Qmax、BC、PVR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Qmax、BC高于参照组,PVR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IPE-5、IIEF-5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IPE-5、IIEF-5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尿流动力学改善效果更佳。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剜除术;性功能;尿动力学指标

前列腺增生症属于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可出现尿急、尿频和排尿困难等症状,若增生加重,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肾积水、尿失禁或尿路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有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等,前列腺电切术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常会导致电切综合征和术后出血情况[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对比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0.33±3.71)岁。对照组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0.26±3.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等渗盐水冲洗尿道,置入电切镜后,观察尿道、输尿管口、膀胱以及增生的腺体情况。从膀胱颈口至精阜依次中叶、左右叶顺序进行切除,将切除的碎片组织吸出,之后进行止血,彻底止血后留置尿管。术后为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3 d,导尿管于术后5~7 d拔除。

研究组采用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等渗盐水冲洗尿道,置入电切镜后,观察尿道、输尿管口、膀胱以及增生的腺体情况,于精阜两侧寻找因腺体增生而且突出的与尿道之间有明显的沟性标志线,沿精阜的前沿及前列腺两侧叶远端点切开部分尿道黏膜,采取逆推方法联合电切的方式将前列腺组织与外包膜分离,将完整剥离的前列腺组织悬挂在12点钟方向,用电切环将剜除的组织快速切除并吸出。之后进行止血处理,完全止血后留置三腔导尿管。术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至尿色清澈,为了预防术后感染常规抗生素治疗3 d,导尿管于术后3~5 d拔除。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

(2)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指标:通过尿动力学测定仪监测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和剩余尿量(PVR)。

(3)比较两组性功能:采用(CIPE-5)射精功能评分表、(IIEF)勃起功能评分表进行评估,CIPE-5评估内容有阴茎勃起硬度、射精时间、延长性交时间的困难度、性生活频率、性欲望、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频率、性生活情趣、性生活自信度、配偶性生活满意度等,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说明射精功能越强。IIEF-5评估内容有维持勃起功能、插入能力、性交完成能力、勃起自信度和性交满足感等,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为25分,得分越低说明性功能越弱。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继发性出血、包膜穿孔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Qmax、BC、PVR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Qmax、BC高于参照组,PVR低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CIPE-5、IIEF-5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CIPE-5、IIEF-5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早期前列腺增生症状无特异性,当有临床症状表现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前列腺体积超过60 cm3,此时采用药物治疗已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需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3]。临床中关于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案较多,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效果不同。当前,国际中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为前列腺电切术,虽然效果良好但患者仍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4]。

前列腺剜除术也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属于经尿道等离子术,术中沿着前列腺外科包膜对增生的腺体进行剥离,之后进行分块切除[5]。手术从精阜处为起点,膀胱颈水平处为终点,在直视下对增生腺体进行剜除,术中能够清晰地发现血管纹理,可及时通过电凝止血处理大血管或点状出血,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且能够保证剜除的完整性,同时该方法的应用还能够明显的改善尿流率,术中几乎不会出现电切综合征,对患者尿道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术中还能够在避免包膜切穿的同时实现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快速切除[6~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Qmax、BC、PV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Qmax、BC、PVR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Qmax、BC高于参照组,PVR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IPE-5、IIEF-5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IPE-5、IIEF-5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列腺剜除术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需注意,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治疗,均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这种情况下海绵体的神经和前列腺血管均会被一定程度地灼伤,对术后性功能造成影响。在进行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其主要目的是将临床症状消除,解除患者尿道压迫症状,改善患者排尿功能[8~9]。

综上所述,相较于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尿流动力学改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朱显钟,李金雨,于忠英,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2):2280-2283,2288.

[2]罗洪贺,管德佳,刘建勋,等.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8):1201-1203.

[3]李小平.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2020,36(15):140-142.

[4]郭新宁,秦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1):1681-1683.

[5]潘凯.保留控尿结构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在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与并发症分析[D].扬州:扬州大学,2020.

[6]常玉健.对比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9):1347-1349.

[7]王冬,刘凯,杜宏宏.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6):94-98.

[8]仲华维,李晨,练文勇,等.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南疆基层医院的应用分析[J].农垦医学,2022,44(6):522-523,528.

[9]赵治国,罗祥国,叶玉花,等.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1):1703-170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