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清毒方加减治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作者: 何正飞 李忠军 王庆颖 张晓春

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清毒方加减治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9月在扬州市中医院与仪征市中医院接受化疗的143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73例。治疗组接受扶正清毒方加减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独接受化疗。比较两组骨髓功能、中医症候、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治疗客观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骨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清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保护患者骨髓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晚期胃癌;扶正清毒方;化疗;客观有效率;症状

晚期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对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旨在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2]。化疗过程中患者常伴随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疲劳等[3],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中药结合化疗在胃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5]。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清毒方加减治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9月在扬州市中医院与仪征市中医院接受化疗的143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62.36±8.63)岁;TNM分期:Ⅲ期18例,Ⅳ期52例。对照组73例,男50例,女23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1.57±8.96)岁;TNM分期:Ⅲ期22 例,Ⅳ期51例。两组年龄、性别、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确诊为胃腺癌、TNM分期III~IV期、手术无法切除者;存在可评估病灶;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年龄≥18岁;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用化疗方案治疗:根据医生建议选择SOX、XELOX等方案。具体如下。(1)SOX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第1~14天每日口服替吉奥40~60 mg,2次/d,停药7 d,此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2)XELOX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第1~14天每日口服卡培他滨片1.0 g/m2,2次/d,停药7 d,此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联合扶正清毒方加减治疗,组方:生黄芪3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生苡仁20 g,山药15 g,白芍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苏梗10 g,藿香10 g,龙葵30 g,白英30 g,菝葜30 g,蛇舌草30 g,石见穿20 g,炙甘草3 g;腹胀者加厚朴15 g、木香10 g;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五灵脂、生蒲黄各10 g;纳差者加焦楂曲15 g;呃逆者加公丁香6 g。在医院中药房统一煎制,1剂/d,中药与化疗同步开始服用,直至治疗结束。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骨髓功能: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2)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主要观察腹胀、胃脘痛、呕吐、乏力症候积分,每项0~3分,代表无症状到症状明显。(3)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取静脉血3 mL,离心获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CA199、CA724水平。(4)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参照RECIST 1.1标准评估肿瘤治疗疗效。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且疗效维持≥4周;部分缓解(PR),治疗后靶病灶长径之和减少>30%,且疗效维持≥4周;病情进展(PD):治疗后靶病灶长径之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病情稳定(SD),靶病灶长径之和减少30%或增加20%。客观有效=CR+PR。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骨髓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胃脘痛、呕吐、乏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EA、CA199、CA72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客观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客观有效率为35.62%,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属中医“噎膈、反胃、胃脘痛”等范畴。胃癌的形成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HP感染、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正虚毒聚是晚期胃癌的病机根本,中医治疗胃癌的原则是扶正固本、祛邪解毒。扶正清毒方健脾扶正、解毒消癥的功效,契合了晚期胃癌正虚毒聚的证候特点。扶正清毒方中君药为生黄芪,功效健脾益气;炒白术、茯苓为臣药,协助君药健脾化湿;生苡仁、山药、白芍协同健脾养血,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苏梗、藿香行气宽中、化湿和胃;蛇舌草、龙葵、白英、菝葜、石见穿等为现代药理学证实具有抗癌作用的草药;以上诸药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奏健脾扶正、解毒消癥之功效。此外,随症加减,腹胀者加厚朴、木香行气消胀,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五灵脂、生蒲黄行气化瘀止痛,纳差者加焦楂曲消食开胃,呃逆甚者加公丁香温中降逆。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扶正清毒方联合化疗在保护骨髓功能方面具有优势。治疗后,治疗组腹胀、胃脘痛、呕逆、乏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扶正清毒方加减具有扶助正气、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CEA、CA199、CA724是常用于检测胃癌等肿瘤病情进展的肿瘤标志物。治疗后,治疗组CEA、CA199、CA7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扶正清毒方加减治疗结合化疗能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两组治疗客观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量、观察时间有关。

综上所述,扶正清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保护患者骨髓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永铁,康博.晚期胃癌放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11):1702-1704.

[2]董宁宁,韩磊.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24):4572-4575.

[3]王春冰,牟妍希,马明瑞,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晚期/复发胃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关联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18):1116-1120.

[4]张文婷,张辉,王春华.人参大黄汤联合吴茱萸外敷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7):170-174.

[5]栾雪.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8):82-84.

[6]戴林,张万林,胡小莲.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7):120-123.

[7]陈晓帆.中医辨证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改善作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6):431-4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