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知多少

作者: 刘洪勇

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为基本手段的中医疗法,通过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通过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对于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推拿的益处

(1)疼痛缓解:当身体受伤或过度劳累后,肌肉可能会变得紧张和疼痛。通过推拿手法对特定的肌肉和组织施加压力,可帮助放松这些紧张的肌肉,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还可预防未来的伤害。

(2)增加关节活动度:对于因伤病或长时间的不活动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推拿可以提供一种温和的拉伸,帮助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恢复日常活动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加速血液循环: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伤口愈合、减少肿胀和炎症,以及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非常重要。

(4)增强肌肉力量: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可以针对性地刺激和加强某些肌肉群,不仅能帮助患者在伤病后恢复肌肉功能,还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5)改善身体功能:对于因伤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配以推拿,可帮助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更快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推拿的方式有哪些

(1)深部组织按摩:深部组织按摩是一种旨在放松深层肌肉和筋膜的技术。这种按摩通过缓慢而深入的手法,适用于因过度使用、伤害或长期不良姿势而变得紧张和疼痛的肌肉。治疗师会使用肘部、手指或手掌施加压力,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肌肉纤维放松,从而减少肌肉紧张和僵硬。深部组织按摩对于缓解慢性肌肉疼痛和改善运动范围特别有效,可帮助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2)关节操纵:关节操纵是一种温和的手法,用于改善受损或僵硬关节的活动范围。治疗师会用手精确地对关节施加力量,以促进关节的正常运动,减少关节疼痛,增加灵活性,并促进关节液的流动,进而改善关节的营养供给,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3)神经滑动技术:神经滑动技术涉及在神经路径上施加轻压,以缓解神经压迫或刺激,对于缓解神经性疼痛,如坐骨神经痛、颈椎引起的手臂疼痛非常有效。

(4)拉伸:拉伸是康复推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加肌肉和筋膜的柔韧性。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拉伸动作,以改善肌肉的长度和弹性,使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感到更加舒适和灵活。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1)一指禅推法:这是一种经典的推拿手法,主要利用拇指的指端或偏锋部分,集中力量于特定的穴位或经络上。操作时,需要沉肩垂肘,使腕关节处于悬屈状态。通过腕部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屈伸活动,使得作用力在轻重之间交替,持续不断地刺激经络穴位,从而达到调和气血、舒缓疼痛的效果。

(2)摩法:这种手法主要使用食、中、无名指的指面,或大鱼际肌腹,或手掌面,将力量集中于特定的部位或穴位。通过前臂的主动运动,使腕关节进行有节奏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摩动,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3)擦法:使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部分,附着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来回直线摩擦,目的是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渗透到深层组织,从而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手法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

在进行推拿时,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手法至关重要。操作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用力技巧,确保手法的连贯性和节奏性。此外,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力度也是关键,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前,操作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修剪指甲、清洁双手等。在推拿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避免在患者过饱、过饥或醉酒的情况下进行推拿。

手法力度、频率及方向掌握

推拿时,力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部位来决定。一般来说,力度应由轻到重逐渐增加,直到患者感到舒适为止。频率方面,不宜过快或过慢,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和连贯性。而手法的方向,通常应顺着经络走向或肌肉纹理进行。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方法

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案

先采用揉法、捏法等轻柔手法,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再通过旋转、侧扳等手法,调整颈椎小关节的位置,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最后运用点按、摩擦等手法,刺激颈部穴位和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技巧

先采用揉法、滚法等手法,放松腰部肌肉,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再通过斜扳、旋转等手法,调整腰椎小关节的位置,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最后运用点按、弹拨等手法,刺激腰部穴位和经络,促进神经根周围炎症的消退,缓解下肢疼痛和麻木感。

肩周炎康复锻炼结合推拿

先采用揉法、捏法等手法,缓解肩部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再通过被动运动、牵拉等手法,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最后结合推拿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加速康复进程。

肩周炎康复锻炼方法主要包括下垂摆动锻炼、拉背运动锻炼等。

(1)下垂摆动锻炼:患者保持身体前倾,患侧手臂保持自然下垂的姿势,然后向前后、内外进行摆动,同时做画圈运动,由小幅度摆动开始,再逐渐增加幅度,建议每天坚持锻炼。

(2)拉背运动:患者的患肢位于背部的下方握住毛巾,健肢位于上方将毛巾向上提拉,一般建议提拉至痛点,在痛点部位停留10 s左右放松,反复进行拉背运动锻炼,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

异常情况处理办法

(1)晕推处理:在进行推拿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晕推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出汗等,应立即停止推拿。同时,让患者平卧休息,确保其处于舒适的体位。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送医治疗。

(2)禁忌证处理:对于存在推拿禁忌证的患者,如某些皮肤病、骨折、严重疼痛等,应避免推拿。

(3)局部不适处理:如果患者在推拿过程中感到局部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治疗师应立即调整手法或暂停推拿。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

(4)异常情况报告:面对任何无法处理或不确定的异常情况,治疗师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医疗机构报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医疗干预。

结束语

推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患者应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