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扩张成形术后的注意事项
作者: 于远洋脊柱压缩性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大多存在骨质疏松症。椎体扩张成形术是针对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俗称打“骨水泥”,即将“骨水泥”打到被压扁的椎体里,使椎体强化、固定,其特点是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患者很快就能下床走动。但是,做完椎体扩张成形术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出院后还需要额外注意以下事项。
继续药物治疗
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打“骨水泥”只是解决这一次骨折带来的病痛,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会再次发生骨折。所以,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规范治疗非常重要,需要患者在手术后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饮食营养得当
每天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很多人认为,健康的骨骼有足够的硬度就可以了。其实,只有硬度是不够的。就好比大家熟悉的玻璃和弹簧,玻璃的特点是摸上去感觉是硬的,但用力一击就碎;弹簧的特点是有韧性,不容易断裂,但不能直立起来。只有硬度的骨骼就像玻璃一样脆,这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的特点,患者在摔倒、搬重物等情况下易发生骨折,专业术语叫做脆性骨折。如果只强调韧性的话,骨骼就又像弹簧一样没法直立起来。所以,骨骼要兼具玻璃和弹簧的特性,既有硬度又有韧性,才能避免发生脆性骨折。构成骨骼的物质中大概有35%蛋白质,是负责维持骨骼韧性的重要有机物,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每日饮食中一定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除此之外,人的年龄越大,骨骼肌的肌肉量越少、肌肉力量越小,导致很多老年人感觉走路没劲儿,还会因身体协调性差、稳定性差而易摔倒。老年人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数量、质量和功能,从而加强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间接地保护了骨骼。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65岁以上的男性每天摄入蛋白质72 g,65岁以上女性每天摄入蛋白质62 g,其中至少要有一半是优质蛋白质。建议在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的基础上,每天吃够一个完整鸡蛋、300~500 g牛奶或酸奶、手掌大小的一块肉、网球大小的一块豆腐或50 g豆腐干,每周至少吃2次鱼肉或虾,这样基本就能够获得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在日常饮食中做不到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要在临床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蛋白质补充剂。
选对食物补足钙
钙是骨骼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也是让骨骼呈现坚硬状态必不可少的物质。有调查发现,1991年~2018年期间,我国成年人平均钙摄入量为345~412 mg/d。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中,对于成年人的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 mg/d。由此看来,我国大多数人的膳食钙摄入量是远远不够的。
需提醒,在选择补钙食物时,不仅仅要看该食物的钙含量,更要看其中的钙是否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要考虑食用该食物的便捷性。比如虾皮钙含量很高,却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且虾皮钠含量高,吃太多反而会带来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熬制的骨头汤中钙含量非常有限,因为骨骼中的钙不易溶解到汤中,且骨髓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导致喝骨头汤不仅补不了多少钙,反而会摄入不少脂肪。那究竟应选择什么食物来补钙呢?
(1)牛奶或酸奶:牛奶或酸奶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而且食用便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500 g的鲜牛奶或酸奶。有人习惯冲奶粉,每天摄入30~36 g基本能满足人体对钙的摄入量。
(2)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干、豆腐丝、千张等。建议每天吃大概网球大小的一块豆腐或者50 g豆腐干。有人认为喝豆浆也能补钙,但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内容,每100 g豆浆的钙含量是5 mg,远远低于100 g牛奶含107 mg钙,所以不适合作为补钙的良好食物来源。
(3)草酸含量低的绿叶菜:包括芥蓝、菜心、小白菜、小油菜、羽衣甘蓝、香菜、萝卜缨等。草酸会和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而草酸钙又会过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在吃含草酸高的食物(菠菜时)时,应先焯下水去除草酸。
(4)芝麻酱、坚果等:这类食物钙和脂肪的含量都高,所以要控制量。建议每天不超过1勺芝麻酱,每天吃1把去壳的坚果即可。
不能忽视钙的黄金搭档:维生素D
维生素D属于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吸收钙。此外,钙在体内的分配需要维生素D去调节,否则可能会因钙代谢紊乱而出现骨质疏松症。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预防有骨折风险和残疾相关人群的肌肉减少症和摔倒,特别是老年人。
在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非常有限,只有在全脂奶、蛋黄、多脂海鱼、动物肝脏、动物肾脏、鱼肝油等食物中含量较高。然而,其中大多数食物大家平时食用的比例不高,导致人体很难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其实,获得维生素D还有另外一条途径,晒太阳。当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裸露的皮肤上,经过皮下一种胆固醇的转化能合成维生素D。但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需要条件,要有一定的皮肤直接照射面积和照射时间。比如在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可穿着短袖每天在户外活动15~20 min,这样合成的维生素D量才能满足人体需求。需提醒,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阴天、空气质量差、身着长袖、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等情况都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如果通过食补和晒太阳不能满足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可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生成而增加骨量,还能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增加肌肉的质量和数量。当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增强了,摔倒的概率就会下降,这是避免骨折的有效措施。适合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如果身体状况允许,还可以适当增加肌肉力量训练(举哑铃、靠墙蹲、坐立抬腿等)。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应循序渐进,最好在运动前接受医生的评估,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案。
结束语
椎体扩张成形术虽然能够快速解决脊柱压缩性骨折带来的病痛,但术后仍需要患者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坚持均衡饮食、合理运动、适当日照。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避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