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常识

作者: 金红梅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血管弹性减弱,血压调节机制逐渐失效,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理常识,以帮助老年人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是指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病。与年轻人群的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具有特殊性。

(1)收缩压增高为主: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往往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高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低压)正常或偏低,导致脉压增大。

(2)血压波动大: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血压易受情绪、活动、体位变化等因素影响,波动范围较大。

(3)并发症多: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血压会加剧这些疾病的进展。

(4)药物反应差异大:老年人对降压药物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需要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眼底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等。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常识

定期监测血压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每周至少1次,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测量血压时,被测量者应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在情绪激动或运动后立即测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具有以下特点:昼夜表现为清晨高血压增多,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夜间血压比白天高(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更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为预防体位改变导致的血压剧烈波动,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晨起或夜间不要猛然起床,可以在床上静躺一会儿后,借助床头等物体缓慢起床。

合理饮食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 g。此外,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以及日常食用的酱豆腐、豆腐乳、咸菜、咸蛋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要少吃。摄入充足的钾可以促使体内钠盐排泄,有助于降低血压,常见的富钾食物有绿叶蔬菜(油菜、菠菜、菜心、茼蒿、红苋菜、空心菜、蒜薹、韭菜、芹菜、小白菜等)、新鲜水果(鲜枣、菠萝蜜、香蕉、石榴)、豆类(豆角、毛豆、黄豆、蚕豆、扁豆、豌豆)、鲜蘑菇、鱼类、海带等。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低钠盐(即低钠高钾盐),既能减少钠摄入,又能增加钾摄入。适当补充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减少便秘的发生,防止大便过于用力导致血压升高,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

适度运动,保持体重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应选择气温适宜、空气清新的环境,避免在高温、高湿、寒冷等恶劣环境下进行。运动的最佳效果是维持体重指数(BMI)在 18.5~23.9 kg/m2(65 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 <85 cm,女性腰围<80 cm。超重患者要控制高能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类等)的摄入。

保持良好的心态

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遇到烦恼和压力时,可与亲朋好友交流,寻求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可以组织专业讲座、一对一咨询或小组讨论,帮助患者正确理解高血压的性质、病程和治疗方案,消除其对高血压的误解和过度担忧。教授患者调节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沟通时要注意措辞与态度,让患者感受到理解、支持与鼓励。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更好地倾诉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以获得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调整作息时间、鼓励参加社交活动,以更加良好的状态应对疾病。

规律作息

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喝杯热牛奶等助眠措施,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遵医嘱服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血压控制不佳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选择

(1)老年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压升高与动脉血管硬化程度的加剧有密切关系。而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越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就越大。此时,应当优选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如氨氯地平、贝尼地平等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如果需要联合用药,可以考虑地平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地平类药物+普利类药物的组合用药方案。

(2)对于口味重、盐摄入量高又无法改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优先考虑沙坦或普利+利尿剂的降压药物组合。利尿剂一般以低剂量的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为代表,能够改善高盐饮食带来的水钠潴留,加强降压效果。如果两种药物联合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可以考虑沙坦类药物或普利类药物+地平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的三药联合。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收缩压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首选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若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则应该在药物治疗方案中添加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并发症护理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动脉损伤、肾病、眼底病变等并发症,需要进行针对性护理。

(1)剧烈头痛,且伴有恶心、呕吐,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其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并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

(2)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此时要立即指导患者半卧位、氧气吸入,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

(3)若患者存在心悸,应严密观察其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同时安慰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以消除紧张情绪,一般可很快缓解。

(4)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护理时,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严格限制钠盐(食盐量不高于3 g/d);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家属的参与和支持

家属应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可以与患者共同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散步、园艺等),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