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短肠综合征的营养管理

作者: 杨珊

短肠综合征(SB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剩下可用于消化吸收的肠道面积明显减少,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腹泻、营养素吸收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炎症性肠病(IBD)、外伤造成小肠广泛切除、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肠系膜血管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疾病等。

短肠综合征

正常人的小肠长度一般在4~6 m,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将功能性小肠小于2 m而出现的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定义为短肠综合征。考虑到回肠对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大于空肠,而回盲瓣是大肠和小肠之间重要的生理屏障,国内指南根据剩余肠管长度分型和手术是否保留回盲瓣,将成人短肠综合征定义为:保留回盲瓣,小肠长度≤1 m;未保留回盲瓣,小肠长度≤1.5 m。同时,超短肠综合征(SSBS)定义为:保留回盲瓣,小肠长度≤35 cm;未保留回盲瓣,小肠长度≤75 cm。

由于吸收利用存在障碍,短肠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大部分患者主诉一进食即出现严重的腹泻、腹痛,或是造口袋的出量很大(每天可有1 500~2 000 mL),随之而来的还有因液体大量丢失而出现的尿量减少、皮肤干燥脱屑等脱水症状。这些情况往往令短肠综合征患者苦不堪言,无法进行日常饮食,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营养管理非常重要。

营业情况评估

针对短肠综合征,需要评估患者残留肠管的长度和吸收情况。对于严重吸收障碍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辅助支持。随着肠道功能的逐渐恢复,鼓励患者经口饮食,逐步减少营养支持用量,最终恢复日常饮食。建议由专业的营养师进行指导,以确保患者的依从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对食物存在个体差异,鼓励患者持续记录饮食,观察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或饮食种类不均衡的情况,并寻找适合自身的食物;做到少量多餐,保证每日的正餐+点心餐数在5~6顿以上,以弥补疾病带来的吸收不良;所有食物经充分咀嚼后再下咽,不要暴饮暴食。具体成分摄入如下。

碳水化合物

为了避免肠道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腹泻,建议短肠综合征患者限制食物中的单糖和部分甜味剂(多见于糖果、含糖饮料、口香糖等),如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浆、山梨糖醇、木糖醇、甘露醇、阿斯巴甜等。可根据耐受逐步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比例,如米饭、土豆、面包、意面等。

近年来,一类“可发酵的寡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食物”常被提及。其是一组不容易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因易在肠道发酵,引起腹泻、腹胀、产气等症状被科学家所重视,其多存在于小麦、豆类、部分蔬果、乳制品、甜味剂中。常规饮食治疗效果不佳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可尝试短期内选择FODMAP含量较低的食物。但低FODMAP饮食的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蛋白质

由于吸收能力有限,短肠综合征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选瘦肉(肉末、肉丝)、鱼类、蛋类、去皮禽类、嫩豆腐、奶制品等,食物应切细、炖烂,以促进消化吸收。奶制品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不建议患者无故排斥。如果明确存在乳糖不耐受,即进食奶制品后存在腹泻、腹胀等不适,可尝试更换为酸奶、无乳糖牛奶、奶酪等。以钙含量进行换算,300 mL的液态奶相当于100 g的酸奶3杯或16 g左右的奶酪3片。奶酪的营养素含量是鲜奶的7~8倍,适合食量较小的患者。

脂肪和草酸

对于保留结肠的SBS患者,因肠道中的钙离子会优先与未吸收的脂肪结合,使多余的草酸被结肠黏膜吸收,会增加草酸盐肾结石发生的风险。因此,保留结肠者应限制食物中的草酸摄入。草酸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一般为坚果类、深绿色蔬菜(菠菜、苋菜等)、麸皮、全麦类、豆类、茶、啤酒等。限制食物中的饱和脂肪,可适量选择含必需脂肪酸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等,并定期更换植物油的品种。

有学者提出,保留结肠的患者,可选择中链甘油三酯(MCT)比例较高的饮食,与常规长链甘油三酯(LCT)的饮食相比,在总体能量吸收方面略有好处。理论上,MCT易于水解,不需要胆汁盐,并且易通过肠黏膜吸收,对SBS患者有益。但市面售的MCT油往往价格贵,口感差,同时有部分患者反馈存在增加腹泻情况;同时,MCT不含必需脂肪酸,故采用低脂饮食或用MCT替代LCT时,需注意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潜在缺乏。

未保留结肠的患者,除非存在明显的脂肪吸收不良,一般无需过分限制脂肪。

液体

低钠低渗、高渗液体均可能会增加腹泻和造口出量,如茶水、咖啡、酒精、未稀释的果汁、可乐等。造口出量较多的患者,吃饭时应多选固体食物,尽量减少同餐的液体摄入量。存在反复脱水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每日补充1~2 L口服补液溶液(ORS)。

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尝试家庭自制口服补液。基础补液配方为:1 L水、3/4茶匙盐、6茶匙糖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注意小口啜饮,将液体量平均分配到全天。自制口服补液需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细菌污染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其他

由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可延缓患者胃排空和肠道转运时间,保留结肠的患者可适当补充,但不建议将膳食纤维作为改善SBS患者肠道吸收的常规补充。食物来源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的有燕麦片、苹果、橙子、胡萝卜、豆类、奇亚籽、亚麻籽等。如果摄入纤维没有明显加重腹泻,未保留结肠者也可适量补充。需提醒的是,食物来源的膳食纤维应缓慢增加,让胃肠道有足够的适应时间。

SBS患者的肠道细菌多样性减少,粪便和结肠微生物群中相对缺乏厌氧菌,乳酸杆菌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与健康成人的微生物群比例是截然不同的。目前,对于SBS患者的益生菌使用暂无统一结论,甚至有部分研究报道了在益生菌使用后,患者出现菌血症和乳酸酸中毒的不良反应。因此,SBS患者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应自行盲目补充。

结束语

短肠综合征的营养管理非常复杂,需要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的相互动态协调,保证患者每日的液体量和营养吸收。一部分患者因残留肠段过短,可能需要终生的营养支持;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肠段的代偿、适应,可逐步恢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最终恢复正常饮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专门的医疗团队进行密切监测和随访,及时发现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潜在营养缺乏和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和营养方案,从而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