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癌性疼痛
作者: 钱程欣老李是一名70岁的退伍老兵,年轻时曾在军队服役。今年年初,老李因顽固性咳嗽咳痰及右胸部疼痛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肺癌胸膜及肋骨转移。治疗期间,老李的胸部疼痛逐渐加重,医生考虑为癌痛,建议服用止痛药控制疼痛。但老李曾听邻居说服止痛药容易上瘾,还有很多副作用,于是拒绝服用。几周过去了,老李因疼痛寝食难安,体重掉了十几斤。医生判断以老李现在的体力无法耐受治疗,安全起见暂缓了一个周期的肿瘤治疗。这天,老李痛得在床上打滚,家人见状求他吃止痛药,老李却大吼:“吃止痛药会上瘾,我意志力强,可以忍!” 癌性疼痛真可以忍吗?
及时控制癌痛,提高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指由癌症本身或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也是癌症主要症状之一。癌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无法耐受癌症治疗,影响疗效。对于癌痛,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止痛治疗手段,从而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癌痛的西医治疗:三阶梯止痛“拾级而上”
在癌痛诊治过程中,应经专业医生的系统化评估,完成疼痛评估量表(如NRS数字分级量表等),让医生了解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内脏痛或躯体痛)和具体程度(疼痛是否影响睡眠)后开始治疗。目前癌痛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选口服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用药及个体化给药。一般完善系统评估,确定疼痛等级后,按照“三阶梯止痛”的给药原则进行治疗:
第一阶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布洛芬、塞来昔布、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第二阶梯为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曲马朵以及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
第三阶梯为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主要药物为吗啡、羟考酮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辅助药物。止痛滴定治疗模式为:治疗当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癌痛评分,在治疗当天给予基准的长效止痛药。当出现爆发痛时,给与短效止痛药,第2天根据情况调整长效止痛药的剂量,最终在第3天或第4天达到定时定量服用长效止痛药就能控制癌痛。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明确其他引起疼痛的因素,针对性增加其他药物。例如,失眠或焦虑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安眠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增强止痛疗效。
癌痛的中医治疗:内服外治等多种途径
中医药理论对疼痛的病机早有记载,《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等理论。根据肿瘤和疼痛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药物的功能主治,分为活血消症止痛、解毒消症止痛、理气止痛、清热止痛、散寒止痛等。常用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剂型、外用剂型、针灸治疗等。在临床应用时,医生一般会首选口服剂型(汤药或中成药)。
在个体化望闻问切后,明确中医辨证的前提下对中药进行选用。例如,针对气滞血瘀型胸痛的患者,医生会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血府逐瘀汤进行施药;针对四肢关节疼痛、怕冷的患者,医生可能选用散寒止痛的治法,如采用乌头汤进行治疗。外用治疗方面,一些膏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如麝香解痛膏、蟾乌凝胶膏等,直接贴于疼痛部位,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针刺和灸疗也可作为补充治疗手段控制癌痛以及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例如,灵骨、大白是疼痛治疗的要穴,可由中医师针刺止痛;在家临时处理,可尝试按压上述穴位缓解症状。脐周消化道肿瘤引起的疼痛可用艾条灸疗中脘、神阙等穴位温中止痛。
癌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会对肿瘤治疗产生干扰。中医五音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中医心理干预措施,在癌症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黄帝内经》有这样的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五音指的是“角、徵、宫、商、羽”。已有研究表明,音乐可刺激大脑中与情绪、记忆、奖赏等相关的区域,从而调节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和神经营养因子(如BDNF等)的水平,缓解抑郁情绪;音乐可以降低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并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
癌痛药物的副作用——总体可控
在癌痛治疗的过程中,的确可能出现一些副反应,但在及时诊治下一般都是可以控制的。例如,使用阿片类药物后,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在充分排除其他因素引发的便秘后,可采用乳果糖等缓泻剂通便。中药内服也可以缓解副反应。还是以阿片类药物引发的便秘为例,在辨证论治后可在中药汤剂内加入火麻仁、生白术或大黄等通便药物缓解症状。此外,止痛药的成瘾性也是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滥用短效止痛药是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医生系统化评估后,可使用长效缓释的止痛药,成瘾的可能性较小。总体而言,止痛药物的副反应是安全可控的。
癌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方面。癌痛患者首先应忌食腌制品,如咸菜、腊肉、咸鸭蛋等。因腌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后容易引起口干、口苦等不适症状,降低疼痛的阈值;并且,亚硝酸盐类摄入过多后,容易引起局部或周身水肿,加重肿瘤压迫引发的癌痛症状。其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蒜、辣椒、大葱等。这些食物会引起癌症患者新陈代谢加速,表现为出汗、血压升高等,一方面会加重癌痛症状;另一方面使慢性癌痛患者的身体消耗更加严重。再次,忌食生冷食物,如冰啤酒、冰饮料等。这些冷饮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加重消化道肿瘤的癌痛症状。
那么,癌痛患者可以吃什么呢?蔬菜类可以选择西兰花、芹菜、青菜等绿叶蔬菜,其纤维素含量高,有一定抗氧化作用;肉类,如河鲜、家禽等,建议烹煮得酥烂一些;蛋类适合做成蛋羹的形式,容易消化吸收。
日常情志方面。癌痛患者应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体力允许的条件下,可多外出散步、晒太阳、与他人交流。平时多听舒缓的音乐,避免去吵闹的地方。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中午可以小睡一会儿,这对控制癌痛也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