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饮食干预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 钟敏 周秋燕

摘要:目的 研究对尿路结石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尿路结石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个性化饮食干预;泌尿系结石;草酸钙结石;效果;研究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饮食饮水、遗传、自然环境、泌尿系统解剖、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造成尿液结石成分浓度过饱合,这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直接原因。科学的饮食指导能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尿液中易结晶成分,为提高泌尿系结石治疗,预防结石复发,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饮食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饮食干预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38±9.07)岁;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1.10±1.27) kg/m2;草酸钙结石12例,尿酸结石8例,磷酸钙结石8,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2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48±8.15)岁;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1.14±1.30)kg/m2;草酸钙结石11例,尿酸结石9例,磷酸钙结石7例,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3例。

纳入标准:符合《EAU2013版结石诊疗指南新意解读》相关诊断标准;伴有明显的尿路结石症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伴随认知障碍;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严格监测患者各项指标,详细记录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其安全感与信任感。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等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饮食护理

(1)草酸钙结石饮食干预。保证足够液体的摄入,降低草酸盐摄入,限制动物蛋白,每日动物蛋白摄入量0.8~1.0 g/kg;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限制高钠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高于2 g;多食用乳制品、豆腐、小鱼等含钙食物,控制钙摄入量1 000~1 200 mg/d,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除外,同时确保富含钙食物与含草酸盐食物一起食用;减少可溶性草酸盐的摄入量,忌食或少食富含草酸盐量的食物,如菠菜、巧克力、芒果、山药、坚果、芦笋、芝麻、草莓、甜菜、甘蓝、茶叶等。多食用富含枸橼酸盐的食物中和体内游离的钙离子,如葡萄、柑橘等,避免钙结晶的产生。注意保持早、中、晚三餐营养均匀。

(2)尿酸结石饮食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尿酸排泄、碱化尿液、增加尿量。增加食用碱性食物,控制尿液pH在6.0~6.5;可食用富含枸橼酸的蔬菜及橘柑类水果。限制动物蛋白摄入量,一般每天控制在0.8~1.0 g/kg。严格控制饮酒;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的食物摄入,如海产品、动物内脏、肉汤、菠菜、花生等,少食用花菜、蘑菇;每天饮水量至少2 000 mL,排尿量2500~3 000 mL;控制体重。

(3)磷酸钙结石饮食干预。多食用动物类食品,使尿液呈酸性,改变内环境,抑制磷酸盐结石形成。草酸钙合并磷酸钙结石时,应保证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限食高磷食物的摄入,合理补钙,使钙离子可与草酸结石形成不溶性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三餐营养需均衡,忌食咖啡、南瓜子、浓茶等,增加富含枸橼酸盐食物的摄入[3~4]。

(4)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结石饮食干预。保持低磷酸饮食,限制瘦肉;避免摄入过量的碱性食物;少食豆制品,禁食牛奶;限制饮用碱性饮料,如橙汁、可乐等;每天饮水后至少2 000 mL,保证尿液排泄应该在2 500 mL以上。

(5)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周、3个月、6个月,由专科小组成员进行电话回访,内容包括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指导结石预防的相关知识,并根据个性化饮食指导表,督促患者合理饮水及饮食,提醒其来院随访时间,定期进行B超或X线检查及血尿酸、尿常规和尿培养[5]。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显效,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完全改善,结石无复发;有效,不良生活习惯有所改善,结石无复发;无效,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未得到改善,结石复发[6]。(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利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结石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尿路结石复发2例,结石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尿路结石复发5例,结石复发率为16.67%,两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系结石可以根据成分和病因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结石。约占10%~20%,主要由磷酸镁铵组成,有时混合碳酸磷酸钙和尿酸铵。结石大小差别较大,呈污灰色,部分易碎结石表面为泥灰状或浮石样结构[7]。结石中经常存在大量基质,硬度较低。病因为产尿素酶的细菌感染尿路,为X线阳性结石。(2)尿酸结石。约占5%~10%,由游离尿酸组成。75%~80%的尿酸结石由纯尿酸组成,其余由尿酸和含钙结石混合而成。结石呈圆形或卵圆形,颜色为黄色或棕色,表面光滑平坦,有时呈细颗粒状。尿酸结石常为多发,硬度较低。在X线平片中不显示阴影,为X线阴性结石[8]。(3)含钙结石。约占70%~80%,由草酸钙或磷酸钙组成,更为常见的是草酸钙磷酸钙混合结石。纯草酸钙远较纯磷酸钙常见。较小的草酸钙结石表面有多个小的突起,部分呈尖锐突起,如星芒状;较大的结石布满尤状物,如桑椹样。草酸钙结石的硬度高于尿酸结石[9]。(4)胱氨酸结石。往往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表面光滑。这类结石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发病率较低[10]。

泌尿系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同,治疗方法和生活习惯调整也有所差异。患者确诊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注意饮食调整,预防结石复发[11~12]。临床上大部分尿结石以混合形式的成分存在,针对不同的结石成分,应该提供不同的饮食指导方案。无论何种成分的结石,都应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调整饮食结构,保证三餐均衡饮食,对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以及胱氨酸结石,可膳食碱性食物或摄入含碳酸氢盐液体碱化尿液;对于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结石,可适当降低尿液pH;摄入足够的液体,保证每日产生2 000 mL以上的尿液[13~14]。严格按照结石成分分析后的饮食指导进行膳食,从而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及术后结石复发率[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尿路结石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余娟.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取石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1):150.

[2]李霞.健康教育在预防尿路结石患者复发护理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8,22(34):97-98.

[3]杨蓉.尿路结石患者认知及预防治疗行为的护理干预影响[J].饮食保健,2017,4(7):181.

[4]夏利娜,朱文雅.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围术期的护理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0):111-112.

[5]黄秋梅.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144,147.

[6]宋娟,康莹,韩云.健康教育在预防尿路结石患者复发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0):221.

[7]杨春平.对行保守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135-136.

[8]魏辉,吴兰华,凯赛尔·阿吉.红外光谱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及个性化饮食指导在泌尿系结石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6):780-782.

[9]李梅,刘付海平,欧法玲,等.知信行模式对泌尿系结石术后饮食依从性及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87-89.

[10]陈勋,杨继旭,高萍.青岛沿海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人群特点及饮食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217-3219.

[11]吕冰竹.饮食指导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预防结石复发护理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0,7(2):161-162.

[12]黄咏妍.针对性饮食宣教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饮食依从性与结石复发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18-120.

[13]安永寿,柴文玲,安永贵,等.甘肃疏勒河流域泌尿系结石形成与健康饮食的关系研究[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3,34(4):258-260.

[14]安敏.浅谈饮食指导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预防结石复发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59.

[15]陈益民,蔡旌槐,陈伟义,等.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术后结石成分分析及饮食干预对结石复发率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72-72,7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