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改善小儿过敏性鼻炎
作者: 孙琳琳临床曾接诊过一名7岁儿童,从2023年立夏开始不停地“吭吭吭”清嗓子,诉说嗓子不痒不疼,但自觉有痰。在吃甜食、喝牛奶、遭遇粉尘环境时,“吭”得更厉害。尤其以入睡时发作最厉害,但睡着后不再有症状,伴随眼睛痒。使用地氯雷他干混悬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后好转,假期离开北京后症状消失。开学前返京赶上立秋,又开始频繁清嗓子,再用之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至今仍反复清嗓子。
经进一步了解,发现患儿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史,以及对螨虫过敏。近两年哮喘未发作,每天坚持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过敏性鼻炎常在换季时发生,以往发作的症状为鼻子痒、打喷嚏,容易鼻塞。检查患儿咽部和扁桃体并无异常,鼻黏膜可见苍白肿胀;近期没有感冒咳喘,也没有抽动症或者焦虑情绪。结合发病时间、病程和病史,虽然患儿没有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涕),仍考虑是由于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后滴刺激咽喉,所以出现“吭吭吭”清嗓样咳嗽。而过敏性鼻炎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所以患儿有眼痒症状。
患儿因长时间使用抗过敏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短期内再次使用疗效不佳,所以求助中医。小儿推拿操作安全,易被患儿接受,可以显著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学认识
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为“鼻鼽”范畴,小儿鼻鼽的发病与外感风邪、肺脾虚弱等有关,主要治疗原则为祛风通窍、健脾益肺。具体分型如下。
风邪致病
小儿肺气不足、卫气虚弱时,风邪侵袭鼻窍,可分为风寒证与风热证。
(1)风寒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且量多,伴头痛、恶寒等。治以疏风解表,散寒通窍。
(2)风热证表现为鼻塞、鼻痒、鼻灼热感、涕少黄稠,伴口干咽痛等,治宜疏风解表,清热通窍。
肺脾气虚
小儿肺气虚弱、脾虚失运时,外邪侵袭、湿浊滞留,共同停聚阻塞鼻窍,表现为长期鼻塞,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伴乏力少气、易外感、便溏等。治以补益肺气,健运脾胃。
气滞血瘀
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后邪毒入脉,壅阻气血,气血运行不畅,鼻脉受阻,表现为鼻塞较重,持续不减,鼻音重,嗅觉迟钝。治以行气活血通窍。
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
小儿推拿可以调节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增加身体抵御邪气功能,常选取头面部、上肢、背部穴位。
头面部穴位
可取坎宫、迎香、太阳、耳后高骨等穴。
(1)坎宫:为眉心至眉梢一横线。可以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30~50次,称为推坎宫。具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作用。
(2)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可以用食指、中指的指腹按揉30~50次,称点揉迎香。具有宣肺气、通鼻窍作用。
(3)太阳:位于眉梢后凹陷处。可以用拇指由前向后推30~50次,称为推太阳;也可用中指按揉,称为揉太阳。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作用。
(4)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处(可参考风池穴位置)。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0~50次,称为揉高骨。具有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此外,还可采取黄蜂入洞的手法,做法是一手固定小儿头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紧贴在两鼻孔下缘处,指端着力,用腕关节带动着力部分反复、不间断揉动50~100次。具有发汗解表、宣肺通窍作用。
上肢穴位
可取肺经、脾经、四横纹、二人上马、天河水。
(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掌面,或无名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呈一直线。一般采用清肺经手法,具有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作用。一手固定儿童无名指,另一手食指、中指沿无名指的掌面从指根向指尖推100~500次,称为推肺经。
(2)脾经:位于拇指末节掌面,或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到指根呈一直线。补脾经具有健脾胃、补气血作用;清补脾经具有和胃消食、增进食欲作用。补脾经的做法是用一手固定儿童拇指,另一手拇指沿小儿拇指桡侧缘,由尖根向指根推100~500次;清补脾经的做法是用拇指沿着小儿拇指桡侧缘往返推,为平补平泻之意。两法统称推脾经。
(3)四横纹: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一手将儿童四指并拢,另一手拇指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100~300次,称为推四横纹。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清胀满作用。
(4)二人上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操作包括掐上马和揉上马。掐上马为一手握小儿手部,使其掌心向下,另一手拇指指甲掐穴位3~5次;揉上马操作为拇指指端按揉穴位,100~500次。具有滋补肾之水火、顺气散结利水功效。
(5)天河水:位于手臂内侧面,掌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操作时一手固定小儿手腕,另一手食指、中指掌面从腕横纹直推向肘横100~500次,故称为推天河水。具有清热解表、清心安神作用。
背部穴位
选取肺俞、脾俞、脊柱。
(1)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肺俞的操作分为推肺俞、揉肺俞、擦肺俞。推肺俞,两手拇指同时沿肩胛骨内侧从上向下推100~300次;揉肺俞,两手拇指在肺俞穴上按揉50~100次;擦肺俞,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掌面,在肺俞部摩擦至局部发热。具有补肺益气、止咳化痰作用。
(2)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可以用拇指在脾俞穴上按揉50~100次,称为揉脾俞。具有健脾和胃、利湿的作用。
(3)脊柱:在后正中线上,从第一胸椎到尾椎,呈一直线。操作分为捏脊、推脊、按脊。捏脊是以拇指与食指、中指对称着力,从尾椎端开始,双手交替向上捏挤推进,至第1胸椎处,反复3~9遍;推脊是用食指、中指,从上向下在脊柱穴上直推100~300次;按脊是用拇指从第1胸椎开始,向下依次按揉至尾骨端3~5遍。具有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通经络功效。
风寒者可以加上推三关,揉一窝蜂;风热者可以清天河水300~500次,清补肺经,清肝经;肺脾气虚为主者,可以补肺经、脾经,揉板门和足三里;气滞血瘀者,可以加上擦山根,揉人中和合谷等。
这名患儿经辨证属于肺脾气虚证,在推拿治疗后,“吭吭吭”清嗓子症状明显减轻,仅在粉尘环境中偶有数声。小儿推拿历史悠久,通过手法对小儿皮肤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节脏腑,增强体质。家长学习后可在家中操作,于患儿每晚沐浴后隔日交替按摩其不同部位腧穴。小儿推拿还可联合西药、中药汤剂、针刺、艾灸、耳穴压豆等治疗。
此外,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日常调养非常重要。家长需帮助患儿改善生活环境,室内可使用加湿机,增加空气湿度;注意房间(尤其床品)除尘、除螨;避免接触过敏原;清淡饮食,不要让患儿喝饮料、吃冷饮,尽量少吃甜食和乳制品,多吃蔬菜;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增加体育锻炼;不宜给患儿太大压力;换季时,可给予患儿多种口服维生素;可选择出水温和的洗鼻器,让患儿长期坚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