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如何护理
作者: 马靓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淌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当这一压力值持续过高可引发高血压。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接近30%,且随着年龄增大,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高血压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险的并发症。目前,高血压还无法被彻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或护理等方式进行控制。那么,老年高血压应该如何护理呢?
老年高血压的基本情况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老年高血压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如果长期不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因此,老年高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按时服用药物等。老年高血压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护理需求。因此,及早发现和有效管理老年高血压非常重要。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通常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风
险性。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有效护理,一方面可维护老年人心脑血管健康,降低心脏病、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控制血压,减轻头痛、眩晕、疲劳等症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护理,还可减轻家庭负担。
保持平衡膳食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当注意饮食均衡,不要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每顿饭吃到7~8成饱即可,或者选择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同时,还要注意摄入一些有助于控制血压的营养素。
(1)适当增加钾元素的摄入。多吃一些钾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豆类、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维生素E具有保护血管、维持血管弹性的作用。
(3)合理补充蛋白质。以植物蛋白质以及瘦肉、禽肉、鸡蛋等优质蛋白质为主,尽量不要吃肥肉或油腻食品。
注意饮食禁忌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相关饮食禁忌,避免因食物的影响导致血压上升。
(1)控制钠元素的摄入,尤其是钠盐。建议每天摄入的钠盐量控制在5 g以下,需注意酱油、味精等调味料也含有较多钠元素。在烹饪时应做到清淡饮食,不要重油重盐。
(2)避免油腻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动物奶油、肥肉等。这类食品不但会引起体重上升,还会导致血压难以平稳控制。
(3)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麻椒、藤椒等。这类食物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血压,但吃多了容易引发肠胃道不适,加之老年人肠胃功能逐渐下降,更难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不利于控制血压。
适当进行运动
运动不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延缓衰老,还能有效控制血压。
(1)老年人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游泳、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2)老年人要结合运动方式、身体情况以及血压控制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运动计划。尽量保证每周开展5次左右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1 h左右。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才能够有效控制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年人血压过高,被医生诊断为高风险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开展运动。
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在某种程度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因为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引起血压上升。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1)吸烟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还会增加脑卒中等疾病的发作风险。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戒烟。
(2)严格控制饮酒,最好是不饮酒。因为饮酒后人体交感神经会变得更兴奋,血压会逐渐升高。
(3)保证充足的睡眠,禁止熬夜。熬夜不但会引起血压升高,还会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当做到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控制体重
研究发现,体重越大的人,出现高血压的风险也越高。在日常生活中,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的患者应合理控制体重。
(1)根据自身情况、血压控制目标和体重基数,制定出减肥计划。将BMI体重指数控制在18~24 kg/m2,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2)采用科学的方式减肥,不要节食和使用减肥药。在保证健康饮食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由于多种因素无法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也应当在现有体重基础上适当减重。
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与高血压的患病率息息相关。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下,容易诱发高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缓解心理压力。
(1)正确认知疾病。应认识到这是一种无法治愈但能够控制的疾病,不要出现过度恐惧、担忧等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很大机会获得与普通人同等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2)在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不要出现过度悲伤、激动等情绪,否则会引起血压的持续上升。
(3)患者家属应当鼓励、支持患者,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以促进患者血压的平稳控制。
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无形杀手”,在悄然间可能会引发危险的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掌握血压的控制情况。
(1)在家中自备一台血压测量仪,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且每天至少测量2次血压。如果血压持续上升、控制效果不好,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调整治疗方式。
(2)定期前往医院检查,让医生评估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必要时可以更改治疗方式。
结束语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做好护理非常重要,包括定期检测血压,掌握血压控制情况;限制盐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蔬果等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保持体重适中,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严格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定期复诊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当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