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后相关皮疹的护理
作者: 王灿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与此同时,使用靶向药物也可能引发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毛发变化和黏膜炎等皮肤不良反应,让患者苦不堪言,甚至因此出现减药、停药等不良行为。在此,本文就靶向治疗后相关皮疹的护理进行介绍。
什么是靶向治疗以及临床应用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癌症治疗的先进手段,通过特定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靶向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减少传统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常见靶向药及适应证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
这两种药物都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与EGFR的ATP结合位点竞争性地结合,阻断EGFR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
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HER2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结合,从而阻断HER2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主要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
伊马替尼
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BCR-ABL融合基因(导致CML的基因突变)和c-Kit、PDGFR等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其增殖。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CD20抗原结合,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主要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尤其是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受体信号通路
部分癌细胞会过度表达某些受体,如EGFR和HER2。靶向药物可以与这些受体结合,阻断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例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就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阻断信号传导途径
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异常活跃,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这些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分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例如,伊马替尼通过抑制BCR-ABL等激酶的活性阻断信号传导。
诱导癌细胞凋亡
癌细胞的凋亡受一系列调控因子的影响。靶向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这些调控因子的表达,促使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控制疾病的进展。例如,利妥昔单抗可以通过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靶向药物为什么可引发皮肤毒性和皮疹
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毒性和皮疹主要是由于药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抑制作用,即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皮肤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红斑、丘疹等皮肤症状的出现。
靶向药物导致皮疹的治疗与预防
皮疹症状与严重程度分级
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灼热感等不适。皮疹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最为常见。严重时,皮疹可能融合成大片红斑,甚至出现水疱、脓疱等。
(1)轻度皮疹:局限于头面和上半身,患者无明显不适、不影响日常生活。
(2)中度皮疹:范围比较广泛,有轻度的瘙痒等不适,对日常生活影响轻微。
(3)重度皮疹:范围广泛,出现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症状,伴有皮肤破损或继发的感染等。
皮疹的预防
(1)注意皮肤保湿:从使用靶向药物开始,清水洗漱,避免过度使用肥皂和刺激性洗涤剂。如果皮肤干燥或裂开,可涂抹不含酒精的润肤露或润肤油,如婴儿油等,或局部涂抹10%尿素软膏,防止皮肤干燥。
(2)注意防晒:出门穿防晒衣、抹防晒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光照条件下,尽量使皮肤暴露在温湿度适宜的空气中。
(3)避免皮肤损伤:建议患者穿全棉衣服,避免穿粗糙、过紧衣物,不要穿羊毛、尼龙等衣料的衣服;勤换衣裤,保持衣物清洁、干燥;不要去挠抓局部皮肤,避免过度摩擦皮肤、频繁洗手;平时生活中要避免挤压或刮丘疹;男性患者使用电动剃须刀,以防刮伤皮肤。
(4)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注意劳逸结合、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饮料;规律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免发生感染;在夏季,注意防蚊虫叮咬。
(5)合理使用靶向药物:研究显示,在进餐后TKI(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的药物暴露增加,更容易出现副作用。因此,TKI类药物要在空腹或餐后2 h服用。
(6)药物预防:米诺环素能将重度皮疹的发生率从34.1%降低至9.5%。但米诺环素本身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皮疹的治疗
对于治疗靶向药物引起的皮疹,首先需要评估皮疹的严重程度。轻度皮疹可使用局部抗炎药膏、抗组胺药物等缓解瘙痒和红肿;中度至重度皮疹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控制炎症,防止继发感染。若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脓性分泌物,要注意保持皮肤干净,不要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可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口服罗红霉素等进行治疗。
皮疹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充分考虑患者文化水平、身份背景等情况下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若患者文化水平不高,可通过通俗易理解的言语对皮肤病治疗过程、疾病知识与疾病预后等进行相关讲解,同时耐心回复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若患者文化水平较高,可适当应用专业术语提高患者认知。
护理人员应语气温和、亲切,并简明告知患者皮肤病注意事项、如何观察病情、注重皮损状态等。通过语言、肢体抚慰与眼神肯定等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根据用药详情与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操作的熟练性以及规范性。在进行辅助检查、涂抹药物等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注重患者隐私。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有效的饮食护理方案,以增强患者的皮肤抵抗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