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麻醉让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

作者: 于会森

传统观点认为,年龄超过80岁一般被视为手术禁忌。因为高龄老人进行手术,在面临常规的手术风险外,还需要面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基础疾病多、术后恢复慢等重重难关。然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变革,让高龄手术不再是手术“禁区”。

麻醉不是简单地睡一觉

近年来,高龄患者手术的情况不断增加,不仅手术风险大,也给麻醉带来了不少挑战。

对于麻醉医生来说,麻醉不只是“打一针,睡一觉”那么简单。 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进行评估,尤其是关乎生命的呼吸、循环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能耐受手术麻醉。根据评估结果,麻醉医生会跟手术医生商量制定麻醉方案,尤其是针对高风险人群,更需要作出正确判断,制定出精准化的麻醉个性化实施方案。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进程。根据其术中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帮助其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在临床,麻醉科的业务范畴涵盖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和疼痛诊疗等四个方面,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区域阻滞麻醉等。比如,在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介入中心等领域,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无痛的技术支持,保证诊疗结果的准确与患者安全;在麻醉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对于难以承受的神经痛、癌痛等也找到了控制的方法。总之,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可以看见麻醉医生的身影。

老年患者麻醉知识科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给麻醉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什么老年患者手术麻醉风险比青壮年高呢?

(1)各器官功能减退: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组织器官衰老明显,老年特征突出,如心功能储备低、血管硬化、肺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胃排空时间延迟等。(2)对麻醉药敏感:老年患者对麻醉药比较敏感,特别是中枢性抑制药。同时,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相同麻醉剂量即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的急剧变化,甚至威胁生命。(3)合并症多: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些全身性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4)对麻醉手术耐受力差:老年人一般反应迟钝,应激能力较差,对于麻醉、手术创伤带来的强烈刺激不能耐受。由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围术期容易出现心肌梗死、脑梗、低体温等并发症。(5)麻醉操作难度大:老年患者脑功能水平和认知水平下降,沟通相对困难,配合度也相对较差,同时韧带纤维化、钙化骨质增生、脊柱畸形等情况都增加了麻醉操作的难度。

安全、舒适、快速康复是麻醉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麻醉医生会在术前对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和器官功能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及时对合并疾病进行处理。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增加了其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在术中,麻醉医生会全方位监护各种体征,更精准地维护脆弱的生命机能,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患者手术期的安全。术后,麻醉医生会采取镇痛,防治恶心、呕吐、谵妄等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老年患者给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精准的监测、关注细节,才能确保老年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