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管理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作者: 张珂珂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宣教,观察组开展社区综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和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对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保障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社区综合管理;宣教;血压;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流行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1]。这一现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对其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社区是老年患者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科学的管理,设计针对性的社区综合管理方案,从而及时发现、干预和控制高血压,防止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风险[2~3]。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降压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2.82±6.06)岁;体重指数20.7~26.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26±3.09) kg/m2;病程8~38个月,平均病程(23.45±5.38)个月。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16±6.13)岁;体重指数20.3~26.5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24±3.13) kg/m2;病程8~35个月,平均(23.12±5.2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60岁,且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居住在社区内,能够接受非药物治疗干预;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正在接受其他降压药物治疗或参与其他临床试验;无法配合完成非药物治疗干预或随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定期用药等。

1.2.2 观察组采用社区综合管理方案

(1)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每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血压监测记录等内容。通过定期更新档案,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播放健康视频等方式,向老年高血压患者传授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和自我管理技能。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庭对高血压的认知和支持。

(3)生活方式干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计划。饮食方面,应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量,增加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运动方面,应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强调烟草和酒精对血压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戒烟限酒。

(4)定期监测: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鼓励患者自我监测血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因此,社区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生活信心。

(6)药物治疗与调整:社区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压控制情况,嘱患者合理选用降压药物,并定期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同时,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7)家庭与社会支持:社区医生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互助小组等,增强患者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8)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通过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进行评估,了解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内容,优化管理措施,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分为非常依从、基本依从、基本不依从和非常不依从。90~100分,非常依从;80~89分,基本依从;70~79分,基本不依从;0~69分,非常不依从。总依从=非常依从+基本依从。(2)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分为非常知晓、基本知晓、基本不知晓和非常不知晓。总知晓=非常知晓+基本知晓。(3)比较两组血压水平:主要统计两组护理开展前、护理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73.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0.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受到情绪、饮食、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老年高血压还会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然而,在社区管理当中,常规宣教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宣教方式较为陈旧,多采用传统的宣传册、讲座等形式,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患者的兴趣[4]。此外,传统的宣教模式缺乏持续性和互动性,无法持续的跟踪和反馈机制,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改进常规宣教的方式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社区综合管理方案。要丰富宣教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要创新宣教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还要加强与患者的互动和反馈,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宣教内容和方式[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社区综合管理方案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管理效果突出。社区综合管理方案强调多维度干预,不仅关注药物治疗,还重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在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增强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同时,定期随访和血压监测也让患者更加重视自身的血压控制情况,进一步提升了其治疗依从性。此外,患者血压稳定性的改善与综合管理方案的全面性密切相关。本文的综合管理方案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通过优化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效降低了血压波动的风险。同时,药物治疗的调整也使得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加精准[6]。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管理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降压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深患者对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保障血压控制

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洪琼.健康管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SF-36评分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4):72-74.

[2]史威力,王留义,李明艳,等.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893-1896.

[3]江燕文.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5):34-36.

[4]周政新,高梦,陈海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2):167-169.

[5]张淑花,黄金狮,尹海鹰,等.综合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220-222.

[6]洪秀兰.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综合核心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