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原因与营养补充
作者: 杨珊由于精神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等原因,很多人出现了脱发的情况。而脱发会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就脱发的原因与营养补充进行介绍。
脱发的原因
精神性脱发
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用脑过度,使得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头部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头发营养供应障碍,造成头发脱落。此外,精神压力过大还可能会引起头皮油脂分泌失调,毛囊受损,降低头发生存的环境质量。
雄激素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最常见的临床脱发类型,典型表现为毛发进行性变稀疏,以男性多见,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前发际线后移或头顶毛发进行性变细和减少,最终发展为头皮明显外露,并伴有头皮油腻;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头顶头发弥漫性稀疏、纤细,保留前额发际线。
内分泌失调性脱发
内分泌失调性脱发是由于体内激素失调所致,如男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女性雌性激素分泌过少等。更年期、口服避孕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垂体功能减退等都可能会导致早秃或脱发。妊娠时雌激素分泌较多,产后分泌突然减少,加上产后失血,会影响毛发的生长,也会导致头发稀疏。
营养代谢性脱发
要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平衡失调、无机盐代谢紊乱、消化吸收不良、缺铁性贫血等都会导致脱发。减重术后,摄入的营养物质过少,不能及时给身体提供充足的养分;过度食用减肥药品,体内的营养流失。这些也会使得头发不能正常生长。
其他原因
感染、使用化疗药物、吸烟酗酒等,也会对头发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脱发的简易判断方法
(1)日常生活中,少量脱发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每天脱发数量在一百根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
(2)连续5 d不洗头,紧贴着头皮拽一撮头发,从发根处轻轻拉扯,若一次捋掉的头发有五六根,或每次随机拉扯能捋掉两根以上,要注意是不是脱发。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医生会结合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营养物质在毛发生长中的作用与食物来源
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细胞、组织及多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物质的组成成分,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都依赖蛋白质的不同形式来维持正常运行。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性食物中,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35%~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人体内利用率较高,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可多选择大豆及其制品,如黄豆、豆腐、香干、豆浆等。动物性食物中,蛋类含蛋白质11%~14%,奶类(牛奶)含蛋白质约3%,肉类包括畜肉、禽肉、鱼虾类的蛋白质含量约15%~22%,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建议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混合食用(动植物混合更好),可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铁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在从肺输送氧到其他组织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保证运送到毛囊处血液的含氧量。
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者吸收率差别较大。其中,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小,吸收率较高,可选择鸭血、猪肝、海参、红肉、黄鳝等;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需要被还原成二价铁之后才被吸收,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大,吸收率低,如黑木耳、紫菜、黑芝麻、赤小豆、菠菜、红枣等。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因此,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鲜枣、猕猴桃、芥蓝、苦瓜等。此外,茶、咖啡、可可等会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建议控制摄入量。
锌
锌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保护皮肤健康,有助于毛囊的修复和再生。
锌在食物中普遍存在,但含量差别较大,吸收利用率也不相同。相比果蔬类,动物性食物含锌更丰富且吸收率高。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均为锌的良好来源,其中以生蚝含锌量最高。此外,干果类、谷物胚芽、麦麸等也富含锌。一般来说,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谷类、蔬菜及水果含锌量较低,且在加工过程可导致锌大量丢失。因此,建议选择动物性食物补锌。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参与体内能量生成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可改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促进毛囊细胞发育和代谢。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B2,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脱发。
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动物与植物性食物中,包括奶类、蛋类、各种肉类和内脏、谷物、蔬菜和水果中。谷类和蔬菜是我国居民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但谷类加工对维生素B2有显著影响,比如精白米中的维生素B2存留率只有11%,且在烹调过程中还会损失一部分。为了避免维生素B2大量流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一些小窍门,如淘米2~3遍即可;不要过于追求精制米面,可在主食中适当添加杂粮(燕麦、荞麦、糙米、小米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较强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将不易吸收的三价铁(Fe3+)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Fe2+),促进铁元素的吸收;防止和延缓维生素E的氧化,使生育酚自由基重新还原为生育酚。
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如辣椒、芥蓝、苦瓜、西兰花、香菜、芦笋、鲜枣、猕猴桃、山楂、草莓等。一般来说,如果能经常摄入丰富的新鲜蔬果(每天500 g蔬菜、250 g水果),并合理烹调(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炒好即食等都对保存维生素C有一定帮助),即可满足人体日常的需求量。需要注意的是,果汁、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不能替代新鲜水果,蔬菜和水果也不能互相替代。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非酶抗氧化系统中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阻断其引发的链式反应,保护其他蛋白质巯基免受自由基和氧化剂攻击,有助于防止自由基损伤。
植物油是膳食中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如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另外,大麦、燕麦、坚果、蛋类、绿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