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中医防治

作者: 张艳芝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冠状动脉硬化,脂肪和其他杂质在冠状动脉内壁沉积,形成斑块,动脉变得越来越狭窄,患者可能感到胸闷、气短、乏力等。然后是心肌缺氧,心脏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心肌细胞开始缺氧。最后是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如果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心肌细胞会死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冠心病喜欢找上年纪大的人、吸烟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以及家族病史者。所以,我们要定期做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才能有效预防冠心病。

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的依据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胸痹”的范畴,可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七大证型。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到:“胸部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中医将冠心病的来源归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年迈体虚、劳倦内伤等因素,心脉痹阻是主要病机。

冠心病多与气血不足有关

中医认为,冠心病与气血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气虚、血瘀、痰阻等。其中,气虚往往与长期劳累、心情不好、饮食不当有关。一旦气虚,血液就失去了动力,慢慢开始瘀滞。而血瘀就像是气虚的“好兄弟”,因为气不足,血液流动就会变得缓慢,久而久之形成瘀血,堵塞经络,导致心脏气血不足。此外,有时饮食不节、心情不畅,身体里就会堆积痰湿,与瘀血狼狈为奸,一起阻塞经络,让气血无法正常运转。那么,冠心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中医认为主要原因是心脉痹阻。这就像是堵车一样,导致心脏气血流通不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时间久了,还可能引发心阳虚或心阴虚的问题。心阳虚就像是家里的暖气不足,心脏开始畏寒、发冷;心阴虚则是心脏营养不足,让人心悸、失眠、心里烦闷。

冠心病的中医调理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食物也像中药一样,有“四气五味”,吃对了能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维护健康的状态。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平时可以适当吃山楂、陈皮、木耳等食物。其中,山楂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减轻心脏负担;陈皮有助于舒缓胸闷、胸痛等不适感;木耳含有许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抗凝血、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预防血栓的形成。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会使得血液黏稠,气血运行不畅,加重心脏的负担,应当少吃。在日常生活中,应控制热量的摄入,少吃胆固醇及动物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保持正常体重;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含植物蛋白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

运动养生

中医理论对运动有着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动则生阳”的观点。这里的“阳”,指的是人体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通过适当运动,可以激发体内的阳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比如打太极拳,强调以意领气,气沉丹田,通过舒缓的动作,使气血在体内流通,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练习八段锦可调和气血,强身健体。当然,运动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如何判断自己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呢?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微微出汗”,即在运动过程中,只要能保持身体微微出汗的状态,说明运动量适中。此外,还要注意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一般以30 min~1 h为宜。

情志调护

情志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属于精神活动范畴。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度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疾病。比如当生气时,气血就会涌上心头,引发头痛、头晕;当感到伤心时,气血会悄悄地消失,让身体变得虚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怎么才能控制情志预防冠心病呢?锻炼、冥想、呼吸等都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也可以和家人、朋友多聊聊天,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心情就会好很多。情志调护不仅能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还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促进病情的好转。如果通过自我心理调适难以解决,患者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忙。

中药调理

(1)丹参:丹参有活血化瘀效果,不仅可以治疗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还能清心、除烦、安神,和降香、红景天、郁金搭配效果更佳。

(2)当归:当归适用于阳虚寒凝心脉证型的冠心病,对心血亏虚、心阴不足或血不养肝、肝失疏泄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3)黄芪:黄芪补气效果突出,主治一切气虚血亏的疾病。黄芪皂苷注射液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须注意,中医药配伍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擅自抓药服用。

针灸治疗

针灸属于中医的特色治疗手段,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同时,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缓解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出现过于剧烈的心理波动。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合理取穴,主要包括内关穴、膈俞穴、膻中穴、心俞穴等。对针灸部位进行酒精消毒,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得气后留置30 min。

中医推拿

推拿也属于中医特色辅助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患者穴位和经络,可增强其心肌的收缩力和扩张力,从而提高心脏的整体功能。同时,推拿按摩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身心状态。中医推拿取穴与针灸取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主要为内关穴、膻中穴、心俞穴等。在对患者推拿时,需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身心平衡,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节,并采取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以及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