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血压 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作者: 李志勇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正是因为没有不适感,或仅偶尔有头痛、头晕等不适,容易忽视高血压对身体持续性的损害,引发更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血管的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弹性减弱,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阻力增大,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泵血,从而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发心脏疾病。高血压还可能损伤脑血管,增加中风的风险。对于肾脏,持续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并且,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它们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的日常生活管理策略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仅要采取药物治疗,日常生活管理更为重要。

(1)规律运动:研究发现,坚持每周15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 min的高强度运动,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日的钠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 g以内,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获取丰富的钾元素,帮助平衡体内钠钾比例。选择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能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间接降低血压。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有助于改善血液中的脂肪水平,减少动脉硬化风险。选择瘦肉、鱼、鸡肉作为蛋白质来源,同时增加鱼类摄入,特别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鲭鱼和鳕鱼,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炎症。

(3)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直接引起血压上升,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每天1杯及以上的酒精饮品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4)心理平衡:长期焦虑可能引发或加剧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学习和实践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练习、肌肉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

(5)家庭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可购买家庭血压计,方便在家中定期自测血压,从而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确保用药的有效性。

(6)定期医疗随访: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药物剂量。

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在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医疗团队有效沟通。

(2)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服用药物、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减少盐和酒精的摄入、控制体重、戒烟等。

(3)社会支持和资源: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成员、朋友、社区健康工作者以及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此外,患者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健康教育课程、支持小组、健康应用程序和在线论坛获取信息和支持,增强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