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很“凶” 需要警惕
作者: 钟传珏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繁多,有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中,气胸可能是大家相对陌生,但危害又较为严重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本文将介绍气胸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大家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什么是气胸
气胸是一种胸腔内气体的异常积聚,通常是由于肺部或胸膜发生了破裂或损伤而引起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胸部被“气球”吹得鼓起来一样,而这个“气球”就是肺部。当气体从肺部逸出,积聚在胸腔中,会造成胸腔内压力增加,使得肺部无法正常展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简单来说,气胸就是气体进入了胸膜腔,导致肺部受压塌陷的一种疾病。
气胸的成因
气胸的成因有很多,可能与相关疾病、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1)胸部损伤:如果胸部受到了直接的外力冲击,比如车祸、摔倒或被锐器刺伤,都可能造成胸壁或肺组织的损伤,从而导致气胸。此外,某些医疗操作,比如胸部手术或胸腔穿刺,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诱发气胸。
(2)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肺囊性纤维化等肺部疾病可能导致肺组织受损,使得气胸的发生率增加。
(3)肺大疱:当肺尖部形成了肺大疱,一旦破裂,内部的空气会扩散进入胸膜腔,引发气胸。
(4)环境因素: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降低,可能导致胸腔内的气体膨胀,增加气胸的风险。这种情况常见于登山者、飞行员等群体。
(5)日常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剧烈运动、提重物、咳嗽、打喷嚏等时,可能导致肺部压力升高,从而诱发气胸。特别是体型偏瘦高的青年男性,长期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更容易发生气胸。
(6)吸烟: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肺部病变,增加肺部塌陷和气胸的风险。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多,气胸的患病风险也越大。
(7)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可能导致肺部气压不平衡,使肺完全塌陷,进而引发气胸。
(8)既往病史和家族史:曾经患有气胸的人更容易再次发生气胸。而某些类型的气胸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气胸的种类
自发性气胸
(1)原发性气胸:指在没有外伤或其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自行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积聚,多见于体型瘦高的男性青壮年。
(2)继发性气胸:指在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气胸,如肺间质纤维化、大疱性肺气肿、肺结核等。
外伤性气胸
外伤性气胸通常由肋骨骨折导致肺组织受损而引起,也可能是因为暴力作用或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引起的肺组织挫裂伤,可分为开放性气胸(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膜腔)、闭合性气胸(空气存留在胸膜腔内无法排出)和张力性气胸(气压不断升高,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症状)。
医源性气胸
医源性气胸是指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胸腔穿刺、支气管镜检查、胸腔手术等,由于操作不当或并发症等原因导致的气胸。
气胸的症状
(1)胸痛:多为突发性,呈针刺样或刀割样,常发生于患侧。
(2)呼吸困难:由于肺部受压,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不能平卧。
(3)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由气体对胸膜产生刺激所致。
(4)胸闷:患者常感胸闷不适,且随气体量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气胸的诊断
气胸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等,可以明确肺部受压的程度、病变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等。
气胸的治疗
治疗气胸的方式因患者病情和类型的不同而异。
急性期治疗
张力性气胸和开放性气胸属于急危重的两种情况,需要紧急给予处理。对于张力性气胸,要快速降低胸腔内的压力,通常需进行急诊穿刺抽气;对于开放性气胸,可用凡士林纱布或塑料袋制成的敷料将破口封闭,然后加压包扎,并尽快送医院处理。
保守治疗
对于稳定的小量气胸或轻度闭合性气胸,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相对安静。医生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必要时给予高浓度吸氧,以减轻呼吸困难。还可能会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通过在胸部进行穿刺抽气,可以迅速缓解症状,适用于小量气胸或呼吸困难较轻的患者。
(2)胸腔闭式引流:医生会在患者胸腔内放置导管,以便气体排出,并促使肺重新展开,适用于单纯抽气失败者或气胸较严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复杂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1)胸腔镜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微小切口放入胸腔镜,观察胸膜腔内部,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肺组织切除,并放置引流管,以便排出气体。
(2)开胸手术:这是一种直接将胸腔打开、修补破口的手术方法。尽管近年来已经很少使用,但仍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气胸患者。开胸手术的远期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
气胸的预后
大部分患者经过正确的处理和治疗,预后良好。治疗后,患者通常要在2~4周后返回医院复查,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发现潜在的肺部问题。通过定期复查,可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气胸复发
(1)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当症状消失后,患者可以考虑参加正常工作和活动。但要注意,剧烈运动和身体碰撞活动应该等到影像学显示气胸完全消失后逐步恢复。
(2)戒烟:对于原发性气胸患者,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3)避免胸腔压力突变:潜水等水下活动会增加气胸复发的风险。尤其在潜水上升过程中,气胸量可能增加,提升了张力性气胸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未接受确切治疗(如胸膜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终身避免潜水。而专业潜水员在气胸发作后需要接受胸膜部分切除术等治疗后,才能重新开始潜水。
(4)避免乘坐飞机:乘坐飞机时,高空中气压变化可能加重气胸病情。因此,未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气胸患者应避免乘坐飞机,必须经过治疗或者影像学显示气胸已吸收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