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紧急处理

作者: 冯雪艳

骨折急救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医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突发骨折情况时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减轻伤者的痛苦,避免进一步伤害。

骨折的识别与判断

骨折的识别与判断是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确定伤者的状况,从而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观察伤者症状

(1)疼痛: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伤者可能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大声呼喊或哭泣。

(2)肿胀:骨折部位常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这是由于血液和组织液在损伤处积聚所致。

(3)功能障碍:骨折会导致受伤部位的功能受限或丧失,例如手臂无法抬起、腿部无法弯曲等。

检查伤者体征

(1)畸形:骨折部位可能出现异常的形态或角度,如弯曲、扭曲或缩短等。

(2)异常活动: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活动,如骨头异常移动、关节不稳定。

(3)骨擦音或骨擦感:在移动骨折部位时,可能会听到骨头相互摩擦的声音或感觉到震动。

询问伤者病史

了解伤者是否有骨折病史以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等容易导致骨折的疾病,有助于判断当前伤势。尤其应详细了解伤者是如何受伤的,包括受伤时的姿势、力度、方向以及是否有外力作用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骨折的类型和可能的受伤部位。

影像学检查

骨折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入院后,可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清晰显示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骨折急救的具体措施

(1)及时固定:发现骨折后,应迅速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骨折断端进一步移位和错位。可以使用绷带、木板等物品进行固定,确保骨折部位保持稳定。

(2)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大量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可以使用纱布、绷带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止血点,或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同时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冷敷:冷敷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可使用冰袋或冰毛巾轻轻敷在骨折部位,每次持续15~20 min,每天重复多次。需注意避免冷敷时间过长导致冻伤。

(4)疼痛管理:骨折通常伴随剧烈的疼痛,除了可以使用冰块进行冷敷外,还可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遵医嘱口服或注射止痛药。

(5)安全转运:在完成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安全转运至附近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伤者的稳定,避免碰撞受伤部位。

(6)避免随意搬动:只要怀疑出现骨折,就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伤害或造成二次伤害。如果需要移动患者,应确保骨折部位得到妥善固定和支撑。

(7)保持呼吸畅通:对于严重的骨折,如颈椎、胸椎或腰椎骨折,应特别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必要时,可以将患者的舌头牵出口外,以防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特殊类型骨折的急救处理

特殊类型骨折的急救处理需遵循特定的原则和措施。

(1)开放性骨折:首要任务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控制出血。若出血量大且无法有效止血,可使用止血带,但应注意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以防止肢体因长时间缺血而坏死。同时,避免用不干净的物品堵塞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在止血和包扎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合并颅脑损伤的骨折:对于这类患者,除了处理骨折外,还需要特别关注颅脑损伤的情况。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应及时清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或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3)脊柱骨折:脊柱骨折的处理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在搬运患者时,应使用滚木头的办法,如平移或滚动,避免直接抬动患者的头部、臀部或脚部,以确保患者的脊柱保持稳定,防止进一步损伤。

(4)骨折合并休克:首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输液、输血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疼痛和出血。

骨折急救后的注意事项与康复指导

骨折急救后的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急救处理后,患者应接受持续的病情观察。特别要留意伤口的出血情况、感染迹象以及疼痛程度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如出血不止、感染加重或疼痛剧烈,应立即通知医生。

(2)遵循医嘱定期服药: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应按时服药,包括抗生素、止痛药和消肿药等。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自行增减或停药。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做到定期更换包扎敷料,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接触伤口。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

(4)避免过度活动:在骨折愈合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或影响愈合。如有必要,可使用石膏、夹板等固定物固定骨折部位。

(5)饮食调理:骨折患者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骨折急救后的康复指导

(1)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稳定后,患者应尽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通过适当的关节活动、肌肉收缩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并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但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2)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前往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相应的康复建议。

(3)心理调适:骨折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患者和家属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4)生活调整:在康复期间,患者需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影响愈合。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等,促进康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骨折的识别与判断、急救的具体措施、特殊类型骨折的处理方法、急救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指导,可以更好地应对骨折等意外情况,促进伤者康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