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引发吞咽障碍怎么办
作者: 陈续什么是脑病
脑病是指因遗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感染、化学药物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组织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智力低下、思维语言障碍、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体征。
为什么脑病会引起吞咽障碍
(1)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当脑梗死发生时,患者局部脑组织会因缺血、坏死而受损,可能影响大脑控制吞咽和咽喉肌肉的功能,导致患者吞咽困难。
(2)脑干功能障碍:脑干是负责调节许多生命体征的重要区域,包括吞咽功能。而脑干功能出现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吞咽过程失控。
(3)运动神经元受损:运动神经元受损会影响大脑对口腔和咽喉肌肉的控制,导致吞咽动作不协调。
(4)舌咽神经受损:舌咽神经受损会干扰从口腔至食管的感觉传导,使患者难以辨别食物质地,从而影响吞咽。
(5)延髓麻痹:延髓麻痹是指延髓部分功能丧失,导致患者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6)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这些病因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可引起舌下神经核受损,导致患者舌肌麻痹和吞咽困难。
(7)凝血功能异常和抗凝治疗过量: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颅内微小血管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流动,引起局部缺血缺氧。抗凝治疗过量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增加脑水肿风险,进一步压迫延髓,影响吞咽功能。
吞咽障碍有哪些表现
典型症状
(1)咳嗽或呛咳:当咳嗽发生在吞咽时或吞咽后,强烈提示吞咽过程异常。
(2)梗阻感:患者常常描述食物或液体黏附在咽或胸部,有时会有窒息感。
(3)反流:反流是指食物或液体通过口腔或咽后,再返回去或返至鼻腔的现象,患者常主诉有烧心感、胸痛。
伴随症状
(1)喉咙痛、嘶哑、气短和胸部不适:这些症状可能与咽喉部器质性病变相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与吞咽障碍无特异性关联。
(2)言语认知障碍、痴呆、心理迟钝:这可能与神经性疾病合并吞咽障碍有关,会影响患者的沟通能力。
此外,根据不同的病例和程度,吞咽障碍还可能表现为进食时明显流口水;食物易从口中洒落;咀嚼费力,需反复多次吞咽;出现明显偏食,如不愿吃某种特别硬的食物;进食时常停顿或中断;进食时头颈部常做某种运动;发音困难,声音嘶哑;面部不对称,进一步发生痉挛性倾斜。
吞咽障碍有哪些危害
(1)营养不良:吞咽障碍患者由于进食困难,无法正常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会出现消瘦、全身乏力等症状,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外,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2)肺部感染:吞咽障碍患者在进食过程中,食物和液体容易误入气管,如长期在肺部滞留,容易诱发肺部感染,甚至导致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3)窒息风险:当大块食物或大量液体突然进入气管时,吞咽障碍患者可能因无法及时咳嗽或呼吸而出现窒息。
(4)心理压力:由于进食困难、呛咳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5)其他并发症:由于摄入液体困难,吞咽障碍患者可能面临脱水的风险。某些患者可能因吞咽障碍而无法正常摄入药物,影响治疗效果。
吞咽障碍应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1)敏感抗生素:对于由急性咽炎、会厌炎、口炎等疾病导致的吞咽困难,一般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等。
(2)营养神经药物:对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的吞咽困难,如脑梗死后引起的吞咽障碍,一般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为主,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4)质子泵抑制剂:对于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吞咽困难,可应用抑酸类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并辅以增加胃排空的药物)。
手术治疗
(1)微创手术:对于肿瘤或局部炎性增生性疾病诱发的吞咽困难,如咽喉部肿瘤、滤泡性咽炎、食管癌等,一般采用微创手术做根治性治疗。如果病理活检提示恶性病变,可能还需要联合放化疗。
(2)特定手术:如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经皮内镜下胃空肠吻合术、改善声门关闭的手术、球囊扩张术等,可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康复训练
在原发病稳定后进行吞咽评估,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舌肌训练、口腔感觉和运动训练以及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等。此外,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在吞咽障碍的康复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调整饮食
选择易于吞咽的食物,如稀粥、面条、馄饨、饺子等,避免粗糙、干硬、过冷、过热、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建议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以免增加吞咽难度。将大块食物切成小块或搅碎,以便于吞咽。
进食方式
确保进餐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在嘈杂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进食。患者在进食时应选择坐位或半坐位,头部微微向前倾,有助于减少食物呛进气道的概率。尽量使用勺子喂食,减少使用筷子等增加吞咽难度的餐具。
口腔卫生
进食后应及时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平时保持口腔湿润,可适量饮水或使用口腔保湿剂。
生活习惯
细嚼慢咽,避免快速进食。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可能刺激咽喉部位,加重吞咽障碍。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感受,寻求情感支持。尽量避免产生焦虑和压力,可尝试进行放松训练或参加心理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按照医生指导服用相关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